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2 / 2)

加入书签

所谓僧人本也是常人剃了度才成了和尚。

除了自小长在佛门的小沙弥以外,普通人为何出家?

刚刚修心和了凡的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不外乎一个“苦”字。

人间如苦海,出身苦、工作苦、交友苦,没东西吃有嘴馋和饥饿的苦,享受了美食有减肥和没钱的苦;没人爱有孤独寂寞的苦,有了爱人有争吵和磨合的苦。

人在这苦海沉浮是为了什么?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于是有人落发出家。

普通僧人持戒律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戒一时的欢愉享长久的宁静。

好似常人也是如此。有许多人知恋爱甜蜜,但是他们知道除了甜蜜以外,恋爱、婚姻同时还会伴随着无数的痛苦。所以他们选择了放弃一时的“**”选择单身以求安宁。

这行的便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修己身为己乐,讲究出世。

而大乘佛法不然,大乘佛法讲的是舍己身为普度众生,讲究入世。

如观自在菩萨,行的便是大乘佛法。其束发修行,有三十二法相,以入世渡人为己任。

大乘佛法以小乘佛法为基础,可不遵守寻常戒律,如金刚亦可开杀戒。但同时这就与常人修佛之心相背离,是以少有寻常僧人会受菩萨戒。

不过了凡却似对修心的这个决定并不意外。

修心天生佛心、思念通达,己身的烦忧从来不会成为他头上的阴霾,入世出世于他己身已无差别。

事实上,当修心拍摄完《影》时,他就明白该如何拿起、如何放下。即便他当时身在凡尘,却也已达出世之境。

只是之后他又因这佛门的大道,因粉丝的仰慕和荆晖产生了疑问。

既然讲究出世,为何他身为佛子还要坚守佛门的大道?

佛求极乐,为何他身为佛子却惹世人痛苦?他所修的道到底是什么?

为何他非要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痛苦放下所有的感情?

出世,为什么?求什么?

修心不解,但最终他获得了自己的答案。

入世所为出世,出世亦为入世。

第70章 合一

“行菩萨道者, 亦各有己身的修行,佛子宏愿为何?”

面对了凡的询问,修心叩首:“如今佛门安定, 弟子欲向世人广传佛法,一为佛门兴盛, 二为世人普度, 请长老们授戒。”

了凡听言与其他大德长老对望了一眼,这次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欣然一笑后一同为修心加持菩萨戒。

受戒完毕,修心这才终于从了凡的手里接过了禅杖, 也一力接过了佛门的重任。

大德长老们看着修心纷纷露出了赞扬欣赏的神色。

按理来说如此冗长的祭礼过后, 这些长老都应该回去好好休息了。

不过他们此时却都围在了修心的身边, 纷纷问道:“佛子从今往后想要如何宣扬佛法?”

其实修心作为佛子,只需要坐镇寺中就可以稳定佛门,安享清静日子。可是修心却主动提出要修菩萨道, 这无法让大德和尚们不好奇。

修心看着他们,灵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