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6(1 / 2)

加入书签

公呢。虽然其中有两个每个人只有一张单月体验卡,但也算是当过了嘛。】

骊姬闻言便是神色一凝。

重耳、夷吾?

她先前对于晋公的这两个儿子,虽然也有提防,但是到底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太子申生的身上。

可如今天幕竟然告诉她,这两个公子也都当过晋公?

而且天幕既然说她儿奚齐也做过国君的话,岂不更说明这两个公子是犯上作乱?

虽然他们二人已在流亡,看来也还是万万不能放松警惕的。

奔波在外的重耳与夷吾感到背后一凉。

但是其他听到天幕之语的诸侯们显然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

流亡的,两个,还是活着的未来晋公诶!

这不施展一番合理吗?

【而史学界将这段故事定义为“骊姬之乱”,无外乎便是因为骊姬对于晋献公这三个儿子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而后晋国又因大臣不服,两个月之间,连杀骊姬姐妹的两个儿子,骊姬便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而已。

但实际上,俗话说的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难道活跃于历史之中的那些男人们便会心慈手软吗?不,他们远比骊姬的所作所为更加残忍血腥,史书之中的斑斑血迹便是最好的印证。

而骊姬不过是运用自己的手腕与优势以想要达成自己在政治上的野心而已。

这实在是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

骊姬听到自己姐妹之后的结局,虽然为之一凛,但是却也决计没有退缩的想法。

如今对于她们姐妹而言,早已是你死我活的殊死争斗。

她所能做的,当然也只剩下了一条路,那就是在敌人掐死她之前,尽可能多地先把敌人给干掉。

而其他朝代的许多人纷纷炸开了锅。

什么?天幕竟然说骊姬此种霍乱朝纲的行为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还将骊姬的行为类比史书之中其他王侯将相的政变?

这能一样吗?

听闻他们“高谈阔论”的有些人终于忍不住了,又有哪里不一样呢?

不是一样的背叛君主,霍乱朝廷吗?

【而说晋国为此内乱数十年,就纯属夸张的手法了,毕竟骊姬所处的时期,前前后后,全是晋国的上升期。在骊姬之乱之后上位的公子重耳,更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手下称霸中原。

我们可以说骊姬与其子的政治水平或许没有重耳高,但毕竟晋献公的基因是很灵性的嘛,上限足够高,下限也足够低。

比不了晋文公,也不一定会比割让国土的晋惠公还差嘛。

毕竟才两个月,还一下换了两个国君,能看出什么骊姬的政治倾向来啊。

成王败寇,失败者的名声不佳是毫不意外的结果,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骊姬是女子,便要背上“祸国殃民”,“断送晋国”等夸张的字眼,那便也过于主观了。】

骊姬才不屑一顾呢。

她既然决定争上一争,就从来没想过什么好听的名声。

毕竟名声哪有实打实的权力重要?

他们既然如此诋毁她,岂不正说明自己的行为戳痛了这些男人了吗?

祸国殃民又如何?她享受到就够了。

这一次,就让他们看看,晋国在她的手里,也绝不会差。

毕竟谁真的因为一个春秋霸主的名头就会愿意乖乖将唾手可得的权势拱手送给他人?

还是一个已经结了仇的敌人?

谁还真当晋国是自己的母国啊。

可以,但是真的没有必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