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1 / 2)
准备开始造反了。
当然了,造反这话可不兴说哦,自是需要找上一个合适的理由。
“清君侧”这个自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打出来的旗号,历经千年,仍旧十分好用,历史上用了都说好呢,是经过时间洗礼的好理由啊。
于是朱棣自然也选择了这个理由。
再加上还有他亲爹为自己背书。
朱棣反手掏出他爹留下来的祖训,只见字里行间写满了那句“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这不就是他亲爹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好理由吗?不就是在期待藩王搞事情吗?
真是史上最豪华最有底气的一次清君侧啊。
你说什么?没有密诏?等他造反成功了,不就有密诏了吗?计划通。
这句话后面还有半句?问就是没看到。
这些都是小问题,不要在意嘛。】
朱元璋如鲠在喉。
今天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灵活运用他的祖训。
怎么就没看到了?
他没写上吗?
“既平之后,收兵于营。”
他才没有期待藩王搞事好吧!
永乐皇帝朱棣深藏功与名,没错,正是如此。
天幕说的有道理啊。
这就去宣扬一下,正是他爹死前给自己留的密诏,让他见状不妙,就造反。
这都是他爹对自己这个宝贝好大儿的爱啊。
第147章 太宗上位计【十九】
【有些时候,不免感到唏嘘。
建文帝心心念念,以史为鉴,不想发生汉朝七国之乱的藩王问题,最终成功玩脱,恰恰正是他为华夏历史导演了一场藩王造反成功的戏码。
实际上,如果他采取更温和的手段,明初大概率是不会爆发藩王问题的。
毕竟洪武三十一年之时,为了提防燕王朱棣造反,建文帝已经调开了原属朱棣调遣的军队,相当于削去了朱棣最大的一项权力,也即兵权。
当时的朱棣,或许也有愤懑,最终还是没有做出激烈的反抗。
这搁汉初你试试?】
刘启表示,这可不关他们汉朝七国之乱的事。
你还不如重蹈七国之乱的覆辙呢,好歹七国之乱,是他大汉朝廷赢了啊。
朱元璋:……
更无法理解了。
老四兵权都给你夺了,你都削不明白这个藩的吗?
虽然立长很好,但是朱允炆好像不太行。
朱元璋心中也不是没有一杆秤。
朱棣看到了老爹眼里的一抹迟疑,立马瞅准了机会,看起来十分委屈地道:“爹啊,你看,儿子连兵权都给削了,那边他又连着搞了五个兄弟,儿子我能不害怕,能不反抗吗?什么造反,那是儿子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呀。难道真的要让朱允炆那小子将您的儿子们全杀了不成?”
朱元璋打下如此大的一个江山,如何能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富贵。
虽然朱允炆是他的亲孙子,难道儿子就不是亲儿子了吗?
一个孙子,哪里抵得上这么多儿子。
更何况……
如今朱标与朱雄英都还在,朱元璋实际上对于他那个叫做朱允炆的孙子,实在印象也不深,谈不上多少深切的感情。
心中的天平自然有所偏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