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8(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三四年的光景,唐帝国已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李渊觉得自己脸有点痛呢。

方才还为自己找补理由说是因为时间不够,结果竟然李世民也只花了三四年时间,他早该想起来的,天幕之前分明提过贞观四年突厥被灭的事,不过方才情绪太过激动,一时之间竟然完全忘却了这回事。

李世民矜持地抿了抿嘴,虽然心底很骄傲,但是要稳住。

这些事情有什么好骄傲的呢,不过是不夺农时,让那些昔年流落在外的流民可以回归故乡,重拾农桑罢了。

算算时间,第一波收获的时间可不就该是在贞观三年左右嘛。

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除了解决隋末战乱的遗留问题,唐太宗还得负责解决李渊负面政策带来的一些连带问题,譬如说李渊为了拉拢那些趁着天下大乱割据州县的“地头蛇”们而大量增设的州县和州县官职,导致唐太宗即位之时竟然一度出现了民少吏多的尴尬局面。

既然是弊端,那就改掉。

于是唐太宗果断大并州县,精简官员。

看着削减后的官员数量,二凤表示很满意。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来自唐朝集团董事长的金玉良言。不知道饱受冗官问题的宋朝读书人看了这么多书,怎么就没看到这句话呢?

哦,因为你自己就是靠荫补做的冗官啊,那没事了。】

李世民至今仍旧觉得自己的这个观念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朝廷之中也就这么多事,要这么多官员做什么?还嫌现在的朝堂不够拥挤吵闹吗?

再多来一点,大家观念各不相同,岂不是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达成共识之上。

官员在精不在多,若是善于政务者,虽然少,但也足够了,若是本就不善政务,他就是请上再多来,也没有用。

被cue的宋朝读书人:???

这能忍?

这天幕岂不是在内涵他们读书少?

《贞观政要》之中的话,他们如何可能没有读过?只是这话跟自己的利益相冲突,自然就要当作没有看到咯,非但要当作没有看到,若有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得奋起反抗呢。

再说了,本朝的冗官跟唐朝的根源可大不一样,岂可相提并论。

【不过也是,宋朝睁眼瞎的文人也不是这一回两回了,懂你们灵活的下限。

毕竟咱二凤是一个对一切问题都喜欢留下自己的评论,经常因为话太多而出现起居郎奋笔疾书也写不完的社畜悲惨上班境遇一览。

譬如对于战争问题,二凤同志便在自己为太子李治编写的《帝范》之中做了一番评论,不应好战,好战则人凋,但也绝不能忘战,忘战则人殆。

因此兵甲不能全除,但也绝不能常用。

估计宋朝文人引用典故的时候可能就节选使用了吧,俗话说的好吗,“断章取义”,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不对,宋朝兵甲挺备的,就是没什么战斗力就是了,跟全除竟然殊途同归了。】

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话想要反驳天幕,不知道天幕缘何要对他大宋的文人如此刻薄。

又想起了数日之前那次天幕之中他宋朝之后的举措,顿时感觉自己好像被周遭的百姓狠狠地剜了一眼。可他们分明就是按照孔孟先贤所教导的那样做的嘛。

他们才没做错!定是这些愚民为天幕所蛊惑!

孔孟:……

莫挨我,我没这么教过。

李世民表示,天幕你给他解释一下,什么叫因为他话太多而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