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2 / 2)
他无法理解。
【因而骤然受到孙权的上表,虽然身边的官员都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曹丕立马被孙权折服了,决定册封孙权为吴王,且加封九锡,这可是最高礼遇。
毕竟曹魏下一个加封九锡的,推翻了曹魏政权,从此,
造反彻底拥有了一套熟练的流程。】
曹丕表示,突然就笑不出来呢。
他这还勉强可以解释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哪个不肖子孙给自己家的内官加封九锡啊。
【而且,我们要强调的是,吴王是曹丕登基以来封的第一个王,哪怕是曹氏宗亲,也要往后稍稍。而封王之仪式也最为隆重。
曹丕,你好在乎他!
最最重要的,我们惊讶地发现,《策孙权九锡文》被收录在曹丕的文集之中。
感谢曹丕文坛留名,让我们发现了这一不同寻常的地方。
说明什么,说明这篇策文不是按惯例由其他官员代笔的,这是曹丕亲笔写的呀,毕竟其他策文怎么没收录,却单单要收录这一篇呢。
哇,曹丕,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你溢满的在意了。】
曹丕:……
不是,那是孙权诶,是孙权!
他有所特例不是正常的吗?
这么大好的一个可以在孙权面前耀武扬威,大肆宣扬的机会,他如何可能错过。
再者说了,写个策文而已,后世之人为何要如此激动。
分明就是你们自己要过度解读。
他没给其他曹氏宗亲封王不是在等孙权好吗,只是还没来得及而已。
【曹丕对孙权浓烈的在乎当然远不止于此。除了亲笔写策文之外,他还千里迢迢,特意让人将自己写的《典论》与诗赋送给孙权,还特意抄录一份给张昭,看出来曹丕是很想让东吴递交读书报告了。
我们都明白的,曹丕一定是想让孙权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为自己毕生的知己。】
孙权闻言,朝着书阁的方向看了一眼。
曹子桓写那酸诗他有什么好看的。
还知己?知己不起来啊。
没想到曹子桓竟然抱着那样的想法给他送的书,可惜了,大概已经落灰了吧。
曹丕表示,这倒也没有。
他就是单纯地炫耀一下自己文武双全罢了。
【不过曹丕的想法显然落空了,作为纯实用主义者孙权而言,他恐怕难以欣赏这样伤春悲秋的辞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孙权朴素的诗句吧。
“蒲草千里,圻上故垒;莼蒲五月,川谷对鸣。”
如果可以,我希望学校里要背的每一首诗都能如此简单朴素,平易近人。】
曹丕默然了。
他确实还没看过孙权写的诗,不过他已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那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跟天幕如今所说之诗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曹丕在送于孙权厚礼的同时,没有忘记问孙权讨要诸如孔雀、斗鸭、长鸣鸡等贡品。当然,最重要的,莫过于曹丕子承父业,也如出一辙地看上了别人家儿子,希望孙权可以将太子孙登送到魏国来为质。
啊,我们宿命感般的曹家和孙家之间的爱恨情仇啊,代代缠绕。】
曹丕:
……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只是真的想试探一下孙权的忠诚度呢?
他没有认别人的儿子当自己儿子的爱好!
【围绕送质时间,曹丕和孙权之间展开了漫长的扯皮过程。理由包括但不限于孙登年纪尚小,自己不舍得。孙登还没婚配,希望到时候送到曹魏来由曹丕亲自主婚等等。
曹丕对孙权可谓格外偏爱,是真诚地觉得孙权会将自己心心念念的孙登送到魏国来。
结果嘛,直到夷陵之战结束后一年多,孙登还在武昌的吴王宫里玩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