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1 / 2)

加入书签

些复杂的神色。

羽扇纶巾的谋士,年轻时还略有些随性地微微拱手,来不及真正作揖,就被面前已然显得有些心急的主公握住双手抱紧在胸前,长眉微挑,欣喜之色已然溢于言表。

君臣之义,鱼水之情;举国相托,古今盛轨。

他听见那后世子孙病重中的声音,对着已然涕泣不止的丞相,言辞中悲切竟然还能夹带着些微的温和: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他们刘家人能说得出来的,掏心窝子一般真诚的发言吗?真的没有以退为进的手腕在吗?刘邦沉默着,可并不恍惚,只对上了榻上蜀汉之主的眼眸。

那双眼睛,有着没能兴复汉室的遗憾与悲痛,有天不假年半道崩殂的不甘与怨愿,有怅惘与迷茫,有痛苦与悲愤——复杂的情绪全然酝酿在这样的一双眼睛里,让人一眼望得见的苦楚。

但,那最后酿出的涩酒,在轻轻一眨眼之后,全部烟消云散。

最后只剩下希冀,全然纯粹的,期盼着的祈求。

他再一次握住文臣的手,

那文臣——诸葛亮接下了这份重任。

于是当画面又转,已然白发苍苍辨不出当年清俊朗然的丞相泼墨写着字字泣血般的出师表文,翻飞的文字宛如扑面而来般的生动,仿佛直要飞入他眼眸中的清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刘邦闭上了眼。

他听见声声咳嗽,每一声都带着血液粘稠着的细碎水声。

他听见送葬时震天的哭声,仿佛满城的风雨都一齐落下,接近国殇的哀恸。

他听见陌生的人声,继而嘈杂着、喧闹着、哭泣着、嘶嚎着、狞笑着、舒朗着……

最后是带着点保留,带着点软柔,带着点颤抖的,男人的声音。

“——”

啊,确实。

汉高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那话语,确实太刺耳了。

周围的臣子朝他投来略带忧虑的目光,而刘邦却抽不出心神去回应他们。

他只是将方才所有的画面在脑中重温过一遍,沉默良久后才从肺腑深处叹出一口长气:

“是我刘家的好子孙,也是我大汉的好宰臣啊!”

“——此天之佑汉厚啊。”

他声音极低沉着。

【万幸的是,比起未来堪称屡屡碰壁的诸葛武侯来说,刘邦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分封刘邦为蜀王,都成都领巴蜀的命令还没正式施行,风声走漏之后就成功惊动了张良。

此时的他,分明因为项羽诸侯国人各自归国的安排,不得不离开刘邦而回归韩国,但心里却依旧放心不下,更为刘邦将要得到这样的安排而深感忧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