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1 / 2)

加入书签

通方长鸣在等什么。

猛然间,吴珠娉想到了那一位。

“圣人也极好,越来越有明君之像了。朝臣都不敢与圣人争锋。”吴珠娉最后一句话是压低了声音说的。

方长鸣彻底放心了。

只因为他害怕白老师跟他写信是报喜不报忧。

————————

吴瑞卿作为翰林待诏,今日被陛下召见,并没有觉得恐慌。

陛下虽然积威日重,但从来都是并公行事。

吴瑞卿毕恭毕敬地行了礼。

白明理点头说道:“赐座。”

吴瑞卿坐了下来。

白明理才问道:“听闻吴家十二娘已经去了西北?”

“是。此次建州商行鼓舞商户走商,十二姑便应了鼓舞,早早便收拾了货物离开了。”吴瑞卿垂头说道。

白明理仔细算了算时日,感叹一句,吴珠娉应该能见到方长鸣吧。

嗯,还好,他现在可算是个有实权的皇帝了,混得不算差,便是吴珠娉去了碰上了方长鸣也无妨。

第145章

白明理又同吴瑞卿说了些闲话, 便让他回去了。

他拿出方长鸣最新写来的信。

信中描述了,最近方长鸣对川蜀一带的火井非常感兴趣。

火井不同于水井,而是能够出卤水和天然气的井, 匠人会用管道引出天然气作为燃料,在火井上架大铁锅,从火井中导出卤水,直接用天然气煮盐。

这也算是另一种原汤化原食了。

这样煮盐并不需要柴火, 卤水也是来自井中,出盐量非常大,问题是天然气到底危险, 挖井也需要技术。

他在信中写道,等他前去沿海各州郡时, 一定要去拐道去一趟川蜀看一看那里的火井。

‘以前我连用煤气灶都心惊胆战,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利用天然气了。’

‘火井煮盐由来已久,且利益极大, 利用地火也是进步。’

‘若是能找到些手艺好的匠人,不知道能不能改良一下火井,让它们更安全些便更好了。’

信的末尾, 方长鸣一直在感叹, 煮盐法能够兴盛那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晒盐法也不是适合所有地方,起码海就不是哪里都有的,要活到老学到老啊。

白明理修长的手中轻轻拂过纸上的文字。

方长鸣已经开始琢磨盐政的事了, 看来他是打算从西北回来了。

也是,现在第一批由商行组织的走商已经去了凉州, 方长鸣将架子都搭好了,想要离开去干别的也是正常的。

他自个铺了张信纸, 宋河赶紧上前帮忙研墨。

如今方长鸣的毛笔字已经练得极好了。

只是这一次方长鸣拿起毛笔蘸了墨水之后,却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比起方长鸣来说,他的生活几乎称得上是一成不变了。

不能说是几乎,应该说是本来就是。

当然了,跟朝臣勾心斗角还有点意思。

不过自从这些大臣摸清楚了他的底线之后,这些人就没再做过惹他生气的事。

果然能够成为臣子,都不是太笨的人,没人喜欢当出头鸟。

渐渐地,他的生活就变得规律而又无聊起来。

无聊就算了,还不清闲,每日要处理的政务多得很。

白明理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处理政务的机器。

这写回信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干脆,白明理这次就没有写私事,只是写了正事。

他写道,要是方长鸣想要离开西北,可以同他说,到时候他会下旨,只是现在西北地商路还不稳定,各处的城池在陆续修整,其中利益极大,有镇北王坐镇还不够,他得在西北再待一段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