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5(1 / 2)
南风的心思,道:“你猜对了,我从一开始就没想和解,没想采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没想过包容儒家士子。”
“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胡某一开始就没想放过门阀子弟。门阀以为可以操纵朝政,谁当皇帝,谁当官都由门阀决定,胡某怎么可能愿意当个傀儡?这诛灭门阀不是因为胡某恰好推行了集体农庄制度不得不为之,而是胡某要诛灭门阀,所以推行了集体农庄制度。”
胡问静微笑着:“集体农庄制度需要门阀垄断的田地没错,但是胡某有很多种办法解决田地问题。比如强行购买门阀手中的田地,虽然门阀同样会不满,但是比没收充公以及将门阀押入农庄可轻得多了,比如可以开垦荒地,大缙和大楚都缺乏人口,荒地无数,何必一定要与门阀争夺土地?”
“胡某在荆州在洛阳可没有彻底地将所有土地尽数充公,没有将人员尽数驱赶到集体农庄之中,不然哪里还有商业工业?胡某甚至不必考虑手中没有足够的钱财购买门阀手中的田地,胡某只需要将普通平民尽数收拢到了集体农庄之中,没人种地的良田一年就会成为荒地,价格暴跌,胡某再玩一手‘打白条’,还怕没钱买门阀的田地?”
“胡某还可以封官许愿,门阀中人只要交出田地就能在大楚朝当官,豪门大阀不好说,小地方一直想要当官而不可得的小门阀和地主肯定很愿意的。”
胡问静微笑着看着一脸震惊的贾南风,道:“胡某只是一开始就想要灭了门阀而已。”
“曹魏和大缙都因为门阀而覆灭,胡某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门阀存在。”
荀勖等人缓缓点头,背后没有大家族,家族人丁稀少的只有两姐妹的胡问静想要做皇帝,想要建立一个长久的王朝,无论如何都必须灭了门阀,这一点无需质疑。
荀勖缓缓地道:“前车之鉴。”他看了一眼胡问静,以前胡问静和贾充司马炎等人交谈的时候数次流露出曹魏因为分散兵权而被权臣篡位,所以司马炎“前车之鉴”,收拢兵权,以皇族镇守四方,杜绝权臣篡位。这些论断在司马炎贾充荀勖眼中不过是普通而已,过河抽板,利用了漏洞发达后就堵住了漏洞,这是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在做的事情,胡问静能够发现不过是有一点脑子而已,算不上什么。但今日听胡问静的言语,胡问静将曹魏和司马家的灭亡都定义到了“门阀和地方势力”之上,这见解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未必就是正确的,但以此推论胡问静的治国之道倒是很有裨益。
胡问静对贾南风笑道:“现在你知道胡某为什么要流放儒家子弟,为什么不提前公布格物道了?”
贾南风重重地点头,眼神复杂。胡问静怎么会让与她不共戴天的门阀子弟早早地学会了格物道,并以此与胡问静为敌?胡问静不考虑吸收儒家士子只是因为她不考虑养虎为患。
胡问静又道:“但儒家士子与门阀子弟终究不是百分之一百重合,正如你所说的,有些人压根不知道儒家究竟是什么,把诸子百家的思想,把识文断字都当做了儒家的内容。那些破落的门阀子弟,那些街口写信的算命先生,那些掌柜跑堂,就算以儒家为尊,难道就能阻挡胡某的道路,能够左右大楚的朝政了?李侍郎的夫人的娘家子弟虽然是正正经经的门阀子弟,就真的不能够吸收了?”
“可能李侍郎的夫人的娘家子弟心中根本没有儒,但是听说胡某对儒采取了强硬的手段,想到书中写的忠孝节义,想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不顾一切地与胡某作对了。”
贾南风默默点头,只怕这样的人还不少,年轻人把世界看得太单纯,愿意为了理想牺牲一切。
胡问静认真地道:“弃儒的本身只是学术选择,别人是否坚持儒术无伤大雅,但胡某弃儒是打击门阀的一部分,不得不严厉处理,因此误伤的人其实很多很多很多。”
“胡某想过这些人的,所以胡某给了这些人两个机会。”
“第一个机会就是魏舒。”
贾南风一怔,转头看魏舒,不明所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