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1 / 2)

加入书签

军,为将者,兵士可以失去冷静,他却不能,因为他承担着无数人的性命。

陶灿在一旁小心窥着,见他的法子有用,方才放心松开手。

“将军已冷静,可下令行军。”

宋宴清点点头,去到高处,朗声道:

“全军有令,只带三日干粮,余者皆弃,全力行军!”

一日路程,全力赶路,这支以海定军为主、其他也算是海定军副军的州兵为辅的精兵,完全可以进一步缩短时间,更早抵达。

途中宋宴清骑着马,左右环绕着陶灿等人,与他商议、分析。

大皇子宋承宇被一杯毒酒毒死,说是二皇子所为,貌似合理但也有些古怪。

贵妃身世事发后,大皇子本就失了圣上之心,二皇子大可堂堂正正取得“储君”之位,为何要败坏自己名声,再行起兵这等险事?

陶灿道破关键:“除非二皇子已经断定,他无法堂堂正正取得储君之位,故而才行险事。或许圣上还是更心仪大皇子继位!”

唯有如此,其中异常方才能说得通。

由于将前后两桩事当成一并发生的,加上信差根本不信皇家父杀子的小道“谣言”、致使信息差漏,所以宋宴清这边的推测与事实偏差不小。

但总体而言,能提前知晓京城发生了什么,绝对极为利好。

***

宋宴清的大军朝着京城赶去时,京城内的两支军队正在酣畅大战,封如旭带来的一千亲兵则处在尴尬中。

封如旭与朝堂对话时,为了贵妃和大皇子的安危,并未采取威胁式的对话,而是孤身上前。

从谈话到降伏,过程十分快速,快得后边的北地军都反应不过来。

当然,从事实上看,封如旭本心便是如此,他只想用自己换一个朝堂方面的承诺,并不想把手下牵涉进来造反。带上兵马,为的只是能拥有话语权。

得到承诺后,束手就擒的他相信,朝廷一致对外说的话,不会骗人。

原本北地军这一千亲兵,则由副将带着撤回。

可亲兵亦不肯走,固守在京城外十里外。

二皇子的大军过来时,北地军还看个正着。

眼下知道两边打起来,北地军亲兵营开始恍惚,他们这是看戏来了?

能说上话的几个凑到一处,商量着要不要趁乱动一动,学那些话本里救人的,去京城的大狱里把将军人捞出来。

谈话过程中,再感慨一二大皇子宋承宇身死,朝廷说话不算话,回头救走将军可以考虑反了这狗屎一般的朝廷之类的话。

毕竟论起来,战斗力最强、最有历史凝聚力的的还得数他们北地军。

一人道:“虎威将军的海定军在我们面前,也能笑称一句娃娃兵!”

恰在此时,海定军出现了。

封如旭的亲兵营窝在田野里,再度炸锅,猜测着这支刚看到滚滚尘烟的军队是哪儿来的。

直到看清飘飞的大旗,有些是海定、有些是虎威……

首先肯定一点:海定军真来了!

“虎威将军真带着海定军来了?!不是正在海边打倭寇么?”

“我听说大皇子跟虎威将军关系很好,说不定是来帮忙抢皇位?”

“可大皇子不是都……”一人叹气,“我们将军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