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1 / 1)

加入书签

时沸腾起来,本来嘛,杜长兰拿出来的字迹不差,大家也确实欣赏。但毕竟不是名家真品。  但此时杜长兰邀请他们参与其中,不管是气氛到了,兴之所至。还是想在大家面前一展所长,秀一回。  总之,谁也不会拒绝。  连钱秀才等人都心动了。难得有这么多读书人在,这种机会不多。  只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上。  杜长兰道:“明日重阳佳节,古有击鼓传花,今有奏乐传茱萸如何。”  崔遥上前捧着一株红通通的茱萸,杜长兰笑着请诸位站成一个圆。  他手一挥:“元鸿,奏箫。”  陆元鸿紧张的擦了擦手,笑应,“好。”  这是一首入门小调:《望山水》  陆元鸿是他们几人中学的最好的。箫声一起,崔遥顿时将茱萸传给身边人,对方再传下去。  “快,快传给下一人。”  “哈哈哈哈——”  人们的注意力都在小小的一枝茱萸上,激动、兴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他们此时此刻,都忘了平日同他人的嫌隙,沉浸在单纯的雀跃中。  茱萸传到卫秀才手中,曲子吹到高/潮部分,他递出茱萸的同时心里计算着。  这支曲子不长,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山风微微,曲终茱萸停。  红通通的茱萸落在张秀才手中。  众人一阵起哄:“张兄,张兄——”  “张兄请罢哈哈哈。”  张秀才举着茱萸拱手:“张某献丑了。”  杜长兰接过茱萸,为张秀才磨墨。  张秀才笑问:“我写什么好呢?”  有人道:“这还不简单,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长兰从宋越手里接过一大束野菊花,朝张秀才晃了晃,“这布帘后可是满山菊花,张兄有感而发,定是佳作。”  “长兰兄,你这可把我架起来了。”张秀才嗔怪道,他嘴里说着谦词,但环视一圈风景,心里有了主意,顿时挥墨书写,犹如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最后一捺落下,张秀才将笔转了一圈,略微用力,毛笔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倒扔在笔筒兄,怎一个潇洒了得。  众人争相来看,当即有人抚掌:“好诗!张兄好文采。”  “张兄珠玉在前,我等真是压力颇大。”  张秀才仰首大笑,摆摆手:“继续继续。”  人们快活极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眨眼至巳时四刻,杜长兰笑道:“玩这小半日,诸位也渴了,歇息歇息罢。”  宋越和陆元鸿将茶水点心一一摆上,菊花样式的黄豆糕,菊花茶,布帘四下更是野菊花遍布。  紫的,白的,黄的,当真是极美。  众人饮着茶吃点心,赏美景,惬意坏了。  头上太阳虽然明艳,却不如盛夏炙热,伴着温柔的山风,真是极好的享受。  一片静谧中,古朴的钟声传来,有种说不出的厚重和宁静。  “那边是白雀庙罢。”  杜长兰点头,“我曾去过几次,为家人求平安。寺庙后院有个池子,里面置了一只石龟,说是砸中龟背,福气运翻倍。砸中龟/头,健康常有。有趣得很哈哈哈。”  众人来了兴趣。随着杜长兰讲述,这座老旧的寺庙,再度浮现在众人眼前。一群人快活极了。  张秀才今日因杜长兰之故,受到不少吹捧,他投桃报李,道:“长兰兄,我等来这么久,怎么还不见你的院试心得哈哈哈。”  众人太开心,都快忘了这茬,这才是今天主题。  杜长兰假做害羞:“实在是拙作,怕诸位见笑。”  “那可不成,我等都来了,今日必须瞧一瞧。”张秀才带头起哄。  杜长兰盛情难却,“只好”把手稿拿出来,还没有装订成册,所以每人分得一页,众人只是随意一看就入了神。  一刻钟后,张秀才与人交换看了好几页,再抬头看着杜长兰,心情复杂。  他拍拍杜长兰的肩膀:“你这院案首,真是实至名归。”  杜长兰这份院试心得,对秀才来说作用不大,但对童生们来说却是极有用的,习题中提到不少典故,引着童生去看相关书籍,增加阅识。  如此不知不觉,真是太厉害了。  童生们激动凑过来,“杜相公,不知我等可能誊抄?”  杜长兰眉眼低垂:“不瞒诸位,我原是想大量刊印,奈何人力微薄……”  众人一下子懂了,张秀才带头道,“我愿助长兰。”  他取出二两银子递过去,倒不是他抠搜,而是他是第一个人,他给太多,后面的人不好给。给太少,后面的人只会更少。  果然之后又有人给一两,或者八钱,或者三两,崔遥给了五两。  几名童生给了一两,也有给七钱的,大抵是不好意思,面色微红。杜长兰挨个记下来,众人此时还以为杜长兰只是记人情,钱秀才笑杜长兰傻。没有富家公子的命得了富家公子的病。  钱秀才一分没给,他不会帮杜长兰扬名。  杜长兰此时问:“不知谁认识书肆相关人员,可来刊印?”  崔遥立刻举手,一名童生也有样学样举手。  杜长兰拱手作揖,“诸位好意,长兰无以为谢,明日重阳佳节,长兰提前送上茱萸菊花,助诸位祛邪避恶,身体康健。”  杜长兰从崔遥手里接过花,递给最近的张秀才,一支茱萸绑着黄色菊花,用红绳系着,红黄相映,雅趣极了。  众人没想到还有这份礼物,都很高兴。  杜长兰拿出最大最红的一枝茱萸:“这枝带回去送给县令,代表我们一干学生的心意。”  众人:!!!  张秀才彻底服了,杜长兰咋这么会来事儿呢,捧了县尊,也拉拢了众人的心。  于是一群人急不可耐下山,派了几名代表给县令送去茱萸。  新县令收到茱萸时乐了,当即回赠两本带有名家注释的诗籍给杜长兰他们,还勉励众人一番。  杜长兰将诗集带回,高举道:“这是县令对所有人的关怀,还望诸位一心向学,于下次秋闱中勇争头名。”  “我等必不辜负大人期望!!”  “下次秋闱,我等必定榜上有名。”人群热血沸腾,比日头还烈。  杜长兰话锋一转:“如此,诸君也莫要忘了谆谆教导我们的先生才是。”  “长兰兄说的有理。”众人为教谕和训导送去花束和点心,一应事毕,才察觉饿了,顿时结伴去食堂吃午饭。讨论的都是文会之事。  这场鸿雁文会,众人记住了陆文英写的一手好行书,严奉若的字,陆元鸿的箫,记住张秀才卫秀才等人的好文采,以及杜长兰的院试心得——童生册。  崔遥回到崔家的时候,崔大郎还对弟弟遗憾道:“长兰是个厉害的,你但凡有一样拿得出手,人家都能拉拔你。”  机会杵在眼前,傻弟弟都不能用。崔大郎想想都快怄死了。  陆文英和陆元鸿的水平也只是中上,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