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5(2 / 2)

加入书签

“这些都是这几年盖的。”县长秘书介绍,“不过村子里的教育实在跟不上,没有人愿意来,村子里学历最高的是小学三年级。”

安夏下车,在村里走走看看。

县长秘书陪同在旁,向安夏介绍这个村子的情况,穷,除了穷,就是穷……

值钱的粮食种不出来,只能长出不娇气的耐旱作物。但是太好长,就代表着不值钱,他们只能种了自己吃,无法卖出价。

自然条件恶劣,没有办法。

安夏注意到有些人家的门微微敞着,里面十分安静,没有任何声音。

安夏看着门扇,心中闪过八个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到底是民风淳朴至此,还是已经穷到连可以抢的米粮都没有了?

等等……就算穷得就剩自己打的家具,也该把门关上啊。不然农村里的猫猫狗狗随便乱跑,蹿到家里来拉屎撒尿也很麻烦的吧。

然后,她又发现了异常,门扇与门框的缝隙处已经有了一张大大的蜘蛛网,网上全是昆虫的尸体,看起来有很长时间没有人进过这里了。

“这屋里没人住?”安夏问道。

旁边陪着的村长忙说:“对,他们家人都不在了。”

“哦……”安夏心想,那一定是在这太穷过不下去,就去城里打工了呗。

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又有几户人家是这样。

“他们是都去城里打工了吗?”安夏问道。

难道,本县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村民积极外出打工,赚回了钱,拉动了GDP?

村长一愣,摇头:“他们都死了。”

啊??”已经好几户人家是这样了,门开着,没有人。

村长详细介绍,安夏才知道,这几户人家是全家得了「热病」,一起死了。

说初期症状像感冒,然后身上的皮肤就会出现溃烂、脱落,最后高烧,然后就死了,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反正,谁家得了热病,就得自己躲着人,别出来,不然村里的人会把他们家赶出去。

安夏听村长的描述,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不是艾滋病吗?

艾滋的传染途径:母婴、性、血液。

这村子干什么了?

“没请大夫来看看?”

“看啦,就给开了几个小药片治治,吃了也没用,渐渐的也就不治了。”

村里人请的是赤脚大夫,把这病归类于感冒,或是过敏,随便开了一些他觉得对症的药。

在村口的墙上,安夏看到了一行字:救死扶伤,卖血光荣。

安夏:“……”

村头坐着几个人,安夏走过去向他们打听:“你们这卖血?”

那几个人见安夏衣着打扮跟他们不一样,以为她是来收血的,忙不迭地说:“卖!卖!你要多少?给多少钱?”

“你们以前卖是多少钱?”

一个村人脱口而出:“五十。”

被旁边一个人瞪了一眼,那个人对安夏说:“价格不一样,质量不好的五十,质量好的血浆六十,全血七十。”

安夏没明白,怎么就看出质量好与不好。

难道这边血贩子还会先测一下是不是缺铁性贫血吗?

“有人来卖之前,会喝好多好多的盐水,那种血,不行,稀!没营养,像我们这样的,就是好的。”说着,他骄傲地挽起袖子,露出胳膊。

“看,没有浮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