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1(1 / 2)
穷了。
为此他们不得不谋求更多赚钱方法,比如出去找一份工作,比如种植经济作物,再比如上山下河,怎么赚钱怎么来。
树挪死,人挪活,最怕的就是一滩死水,按照祖祖辈辈的方法生活,完全不去动脑筋想法子改变。
现在的大环境是,愿意动脑子,愿意主动去改变的人,总归能找到一条来钱的路子。
俗话说,人在风口,猪都能飞。
现在的大楚,可不就是正在起势的风嘛!
不说别的,许多村子会在村长和里长的带领下,种植果树,开挖池塘,为的不过创收而已。
加上近年来商贸发达,尤其是海商,愿意收各种商品,哪怕是一些野果子野菜,只要味道好,弄上船,运到别国去,也能翻几倍赚。
再不济县城镇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店铺,铺子多了,需要的活计就多,商品交易频繁,运输业就跟着繁荣起来,上货卸货,需要的苦力也就多了。
加上之前小农经济,大部分妇人都会织布缝衣服,纺织工坊纵然产量多,也远远不够卖。
因而如果农村妇人能织布的话,或许赚的少点,也不是没得赚。
当经济活跃的时候,只要肯干肯改变,就一定活得下去。
因此苏叶没急着去解决底层百姓的困境,即便知道因为她的各种操作,让一部分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只能保证吃饱肚子,可别的花销就少的可怜。
但她也不会永远放着不管,只是让一部分脑子灵活的,先自己挣扎出去。
挣扎的人多了,整个社会的活力就有了,原先就是一滩死水,大部分人活着,牢牢被社会和宗族束缚着,想挣扎都无法。
只有到了绝境,加上看到希望,那些保守人士才愿意动一动。
当一部分开始改变,生活变好了,其他人自然会跟着效仿。
没有人天生是麻木的,只是不愿意当出头的椽子罢了,活在人群中才会觉得安全。
而从众也是本能,尤其那个众虽然是少数,却代表利益的时候,也没人会死脑筋硬是不肯。
因此这几年底层百姓的思维已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不再惧怕改变,不再死守着一个地方不出门,也不再按照祖祖辈辈生活方式。
当改变一旦开始,自然而然会接受新事物,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思想枷锁松动,人不再故步自封!
而现在,苏叶打算把他们身上另外一层枷锁去掉,那就是人头税!
华夏历史上,人头税历经千年,因雍正摊丁入亩最终取消。
可那触犯了地主阶级利益,把每个百姓头上的税收,摊派到田亩上,多的就多交,少的就少交,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合理,就是太合理了,让权贵阶级没了阶级优势。
要不是雍正本人强硬,清朝又是集权制达到顶峰的国家,还真办不下来。
像宋朝,几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改革必然侵犯士大夫阶层利益,自然有一部分人强烈反对,以至于新政推行步步艰难。
很多地方官直接敷衍了事,甚至逆向操作,借此大肆敛财。
改革从来不容易,因此苏叶没想过,在自己还未当权的时候,就进行这种根本上的变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