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5(1 / 2)

加入书签

域的棉花,到时他们发现有利可图,会自动自觉去种植。

甚至一些靠近边关,活不下去的百姓,也会去西域种植棉花。

只要西域能源源不断生产棉花,江南这边就可以大量养蚕,棉布是中低端产品,走量,丝绸就是高端产品,方方面面垄断整个市场。

陈景轩看完,忍不住倒抽口气,“江南的粮食关系整个大楚的粮食安全!”

要是百姓们发现有利可图,都不种地了,改成种桑树养蚕,那就麻烦了。

“我知道,因此需要提高粮食的产量,一是引进高产良种,二是改良现在的种子,让他们更加高产,资料我都有,你找一批有经验的老农去实验。第三,开发南边和东北的土地,南边可以一年三熟,东北的黑土地适合种植,又正好在边关,可以施行屯田制。”

这些实施方案,苏叶都整理好了资料,用空间里的打印机打印出来,一并交给陈景轩。

南边其实人口不少,但很多是山民,虽名义上是大楚的地盘,但很多地方各自为政,由土司或者寨主管理,亦或者是国中国的存在。

即便他们没有像藩属国那样,成立一个国家,但当地的百姓只听自己族中长老的话,并不关心大楚朝廷。

可以说,南边是一个个封闭的小社会,他们之所以没有联合起来,反抗大楚的统治,也是因为大楚对南边施行的政策,那就是让他们自治,不派人管理,也不收税。

但不代表就放任自流,实际上每年派往南边的官员都不少,他们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监督,但凡有哪些势力想要联合到一起,就想办法搅黄。

另外也有驻兵,这些士兵一是为了防止叛乱,二也是防止某个势力吞并其他势力。

如果出现了,当地驻军就会出动,帮助弱的一方,号称维护正义!

实际上就是不想让他们壮大,进而威胁到大楚的统治。

因为这样的政策,南边那广阔的面积,从广东到广西到云南,都不完全属于大楚,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这些地方,粮商会完全可以带着大笔银子过去,购买许多良田,成立一个个农场,然后雇佣当地人种植。

作为商人,会比较受当地人欢迎,不会引起掌权人的忌惮,且雇佣当地人,能促进当地与大楚的融合。

南边虽然气候条件好,但有许多东西是缺乏的,比如技术,比如盐铁等,因此他们时常需要和商人交易,尤其是中原的商人,非常受欢迎。

以商会的名义在那里投资,很容易找到一批员工,不用担心吃不开。

而北边,太上皇年轻的时候,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且有不少战功,北边的几个游牧民族都被打服了,这二十几年还算安稳,虽时有扰边的举动,但只是小规模试探罢了。

苏叶收购羊毛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想彻底解决北方的隐患,只有让那些游牧民族养更多的羊,减少养马,才能完全解除危机。

马在冷兵器时代,实在是个大杀器。

虽然她已经计划开启热武器时代了,但总不能用武器直接把北方全灭了吧?

游牧民族的生存本就艰难,尤其遇到天灾,除了劫掠,他们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因此想要他们放下屠刀,唯一的办法就是养着,让他们有机会吃饱穿暖,人家也不是非要野蛮抢夺。

因此收购羊和羊毛,让那里的百姓只要肯努力,就不用担心饿死的问题,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北边的危机解除,东北就不再危险,能确实的成为全大楚的粮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