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7(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他是一早就察觉了江南盐税不对劲,才会派人去金陵监视调查甄家吧?

至于为什么之前没有揭穿此事,其实也很简单,刚开始甄家确实是为了太上皇背锅,贪墨下的银两都填入南巡这个大窟窿中。

可渐渐的,甄家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不仅从织造上贪银子,还在盐税上做小动作!

估计太子还觉得,这些都是太上皇的错,为了帮好父皇隐瞒,才迟迟不揭发出来。

新帝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看来整个江南的盐官和吏部那群人都该整顿了。”

马明奎低下头,不发一语,其实心里不看好新帝能做到,别为其他人做了嫁衣裳。

但这话他当然不敢说,两代帝王的事,他还是有多远避多远,要不是没办法,以前承了四皇子的情,他也不敢把这么大的事揭露出来,不是打太上皇的脸嘛!

一代帝王的脸,是那么好打的吗?

太上皇致力于做明君和仁君,为此对老臣各种优待,只为了宣传他的好名声。

要是被外人知道,太上皇曾为了游玩,就耗尽国库下江南,后来大臣阻止,他就让甄家明面上出钱,其实打的是江宁织造,杭州织造和盐税的主意,面子里子都要丢光了。

帝王的遮羞布是不能扯的,这会影响皇家的威严,还会让百姓对帝王产生怨气,影响统治。

真以为吏部那些官员是吃干饭的,整理好的账本都不好好翻阅一下?

不过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有猫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反正大面上过得去,盐税的一千一百万两不会少,吏部就不会担责,因此所有人保持缄默。

马明奎都能想到,要是事情揭露,他的下场是何等恐怖,估计灭九族都有可能。

之所以还这么尽心尽力帮新帝,是因为新帝承诺了,他只管搜集证据,揭露的事交给别人。

至于交给谁,新帝已经想到了,南安郡王金坤礼!

南安郡王是太上皇的人,或许说,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老臣,但之前因为偏爱太子,让他们都靠向了太子。

除荣国公和北静王是太上皇心腹,其余人多多少少被太上皇忌惮。

尤其是南安郡王,历代驻守在南边,防守茜香国。

南安郡王一直想要征讨茜香国,获得战功,这样他的儿子就可以不降等袭爵。

但朝廷并没有这么多经费,一直不予批准,给出的军费也只够防守,并不能让西南军大肆制造海船,出海征讨海外的茜香国。

太子去世后,太上皇对这些老臣一下子优容起来,这让南安郡王看到了希望,一再上书要求训练水师。

但朝中大臣一直反对,表示茜香国虽然几年不曾上朝贡了,但也一直是大楚的藩属国,且并没有逾矩的行为,主动出军有违仁义,师出而无名,不是天朝上国的做派,损害大楚威名,也会让其他藩属国人心惶惶,进而思变。

太上皇年纪大了,也少了征伐之心,一心只想要仁君的名号,于是驳回了南安郡王的请求。

但同时,太上皇又格外优待这位老臣,赏下了大笔财物,进行安抚。

新帝被点明太上皇对自己的忌惮,明白想要做成此事,就不能由自己出面,不然太上皇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太上皇自己的亲信出头。

而南安郡王是最好的人选,一来他的身份足够,是朝廷重臣,属于太上皇心腹,又不是第一梯队的。

毕竟南安郡王一直在南边,相比一直跟在太上皇身边的荣国公和北静王,对太上皇的心思把握没那么准确、二来他野心极大,总想成为亲王,不行也要把郡王的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