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5(2 / 2)

加入书签

凤歌默然,姑姑的想法,果然不是能轻易明白的。

“对了,银莲呢?她怎么不在?”

“哦,银莲之前说,今日晚点过来。”

话刚落音,就听到于银莲的声音传来:“姑姑到了吗?她在哪儿?”

没一会儿,于银莲就过来了,看到南音便露出万分欣喜的笑容:“姑姑!是我来晚了。”

南音应道:“我也才到没一会儿,你这是做什么去了?”

于银莲一手捧着一个盒子,一手提着裙摆,走得飞快的,跟着陈老板去了一趟宁夏后,整个人都显得风风火火了许多。

“去取了一样东西,幸好赶得及。”说着,于银莲已经到了跟前,将手里的盒子往南音跟前一递:“呶!给姑姑你的!这个我已经看好两三个月了,直到今日才做好。”

南音接过来一看,是一对碧玉的耳坠子。

耳坠子上的玉不大,但品相极好,绿汪汪的,又十分通透,看一眼都会觉得十分悦目。

“好端端地,给我这个作甚?”南音问。

于银莲在一旁坐了,道:“之前就想给姑姑送个礼,表达一下谢意,寻摸了半年才等到这个。这个东西不大,比不得姑姑在宫里得的赏赐,但这东西不算显眼,姑姑在宫里戴也可以,不算越了规矩。”

南音明白于银莲说的感谢是什么意思,要不是南音在于银莲出宫时,给了她来善堂这个路子,她回家去还不知道会被磋磨成什么样。对于于银莲来说,南音就是帮她改了命的大恩人大贵人。

南音看这个东西也不算特别贵重,又是于银莲的一份心意,便爽快道:“银莲你考虑得这么周到,不收下是我不识好人心了。”

于银莲顿时笑得更开心了:“那是!姑姑不收我可不安心了。”

收下了耳坠子,南音问道:“听说陈老板去了福建那边?回来了吗?”

于银莲点了点头:“是啊,昨儿才到家得。有消息说,圣上要在福建广东那边,专门收和洋人做生意的税,他就去看看情况,打探一下消息。”

凤歌好奇地问:“陈老板这是想和洋人做生意了?”

于银莲说得保守:“这也不好说,得看看情形如何。不过我觉着,能赚洋人的钱也挺好,对吧?”

康熙确实是有开海禁的意思,这倒不是南音的蝴蝶效应,而是真有这个历史。

之前清廷禁海,是担心那些退到台湾的明朝势力,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死灰复燃,影响到清朝的稳固。

去年大清收回了台湾,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康熙逐渐放开海禁也正常。

至于陈老板的消息来源,除了齐格,南音也没有别的猜想了。

凤歌应道:“能赚洋人的钱当然好,只是卖给洋人什么好呢?咱们得棉花和棉线都不算多。”

“所以这不是还在寻摸路子么?洋人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的,只要咱们能寻摸得到,应该就能卖。”

南音在一旁看着,倒是觉得于银莲跟着陈老板出去闯荡了一番后,整个人的见识和眼界与以前很不同了,说话的方式也很不一样了。

不过两个人到底都不太了解这些事儿,便问起了南音。

南音道:“和洋人做生意是必然趋势,咱们有洋人想要的东西,洋人应该也有咱们想要的东西,互通往来是好事。只是现在都还是在试水阶段,做第一批冒险的人,风险挺大的,银莲得让陈老板谨慎一些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