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5(1 / 2)

加入书签

来:“朝中纷纷扰乱,只有你还不忘为国操劳。”

“为国操劳的人很多,只不过有的时候不得不热闹一回。臣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不插言了,免得露怯。闲着也是闲着,就弄了这个。”

她双手把册子捧了上去。

郝大方接了,放到了皇帝的手边。皇帝随意地翻了翻,他比较关切自己的天下,但不幸的是,他看不懂太复杂的内容。

祝缨简要地说了情况:“较之开国初,兼并严重了不少。除了侵夺百姓产业的劣绅,总有些用心经营而致富的人家,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乡贤还是劣绅,他们拿得多了,朝廷有的就少了。因此赋税吃重。这几年用钱的地方多,要赈济的地方也多。花费不小。”

“是啊!”皇帝赞同地说,“亏得有你。”

祝缨道:“陛下过奖了,臣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担得起的,只盼着来年花钱的事项少一些才好。”

皇帝苦笑道:“每逢祭天,我无不虔诚乞怜。”

祝缨道:“上天的考验只好由他去,人为的可以削减一些。先帝已然奉安,后宫册封、公主、亲王开府也都办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事能否暂缓?”

“那还有什么事?”

祝缨道:“修书释经,花钱恐怕不少。”

“那能花多少钱?”皇帝笑问。

祝缨道:“如果陛下心中有定论,当然就很简单,这一笔钱,也勉强能挤出来。如果陛下自己的学问没一个定论,哪个儒生的话就都代表不了陛下,就需要博采各家之所长,就要广集贤士,养着他们,那就不是释经,而是要辩经了。

臣虽读书不多,但是知道,儒生们重视这个,就是因为它重要。既然重要,朝廷就不能掉以轻心,陛下就不能由着他们解释。否则,一旦释经完成,陛下也要受这一次释经的约束。”

皇帝不笑了。

祝缨道:“那要花的钱可就不定数了。”

“与钱的关系也不大,”皇帝说,“是人。你的意思,我听懂了。你要是能经常来找我说说话,我该多高兴呀。”

祝缨挪得离他远了一点:“臣与陛下每日相见。”

皇帝又笑笑:“又是这样。”

“太过亲近,容易失去冷静。”

“你是不会的。”

祝缨道:“我怕陛下会。”

皇帝哭笑不得:“你总是有理的。”

祝缨相信属于“皇帝”的本能。

她说了皇帝最关心的两件事之后,再提一句梧州的事情:“几个孩子官话也学得差不多了,只是朝上太热闹,怕他们惊着。他们身份有些不同,恐怕有人拿他们作筏子,指桑骂槐,他们未必受得住。偏僻地方,单纯,风俗又有所不同。想等朝上热闹过了,再安排他们。”

皇帝点了点头:“也好。”

祝缨将自己关心的事也说了,便向皇帝辞去。

留下皇帝翻两页她交上的册子,又仰着脸想了一会儿,没有马上召丞相来商议。

……——

当天晚上,祝府的门又被叩响,却是郑熹派人来通知他:霍昱上表,认为苏喆是女子,她的父亲有儿有孙,轮不到女子继承,如果苏晟也在京中,看着也是一表人材,守法懂礼,祝缨把人教得不错。所以,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