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3(1 / 2)

加入书签

,无限可能。

“秦到李唐建国,历经了八百多年,八百年的时间王朝起起落落,唐太宗所建立的分权制度在秦的基础上应当有了极大的改进。”秦始皇饶有兴趣道, “不知道改成了何种样子,是否有借鉴意义。”

其他人深有同感,他们对这种东西很感兴趣。

李斯: “在汉朝的界面仙幕很少详细的介绍君臣分权,李唐能成盛世,他的特色应该就是君臣与君民,仙幕才会详细君臣分权。”在汉朝的界面介绍更多的是治草原之策与财务危机,而李唐着重介绍的就是君臣民相处之道。

这些都是他们应该学习的东西。

其他臣子也很好奇,好奇李唐的君臣民之道到底能够走到何种地步。

【太宗尝临轩谓侍臣曰: “我为人主,兼行将相之事,是夺公等之名” 「1」

“昔汉高祖得萧,曹,韩,彭,天下宁宴;舜,禹,汤,武有稷,契,伊,吕,四海乂安。此事朕并兼之。” 「1」

前代贤君所拥有的各类人才,我现在全都有,怎能再夺大臣之功兼行文武将相的事务?

皇帝不应干纲独断,而应像三代贤主和刘邦那样会用人。「1」

于是权利合理分割进行时,制定可行的让政府依法执政三省六部制出现。

这个基于“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文帝时期的制度,终于在唐太宗时期得以完善和发挥应有的作用。「1」】

秦始皇眼睛一亮,好似看到了他可学习的新制度。

这就是治中央之臣的新制度?

其他臣子也是心中一跳。

权利合理分割进行时?

尤其是宰相李斯这个老兄弟,听这话听得一不小心皱起了眉头。

在秦朝要论除了秦始皇谁的权利最大,那不用说,一定是他和萧何这个丞相了。

所以分割权利什么的……

不会就是分割他的权利吧……

刚成为宰相没多久就有可能被整顿的李斯,心有戚戚。

【权力的腐败一般包含官员的腐败和制度的腐败两种类型。

由个人施政专向集体施政后唐太宗担心官员腐败,日常念经:中书所出诏敕,意见不同且可能有错失,本为公事,故需门下省相互纠正。需要你等灭私徇公,坚守直道,方可长久,切记行亡国六政之事。「7」

宰相职权分三份。

让决策和行政分离,让政令和执行分离,既然利益引诱出腐败,那就让行政与利益分离,杜绝腐败的可能性。

行“群相制”,以三省中书令,侍中,尚书令行宰相之职共议国政,在坐的诸位都是我亲爱的宰相,不分大小。

担心制服腐败,秦王李世民确立了这个制度后为这个制度那可谓是操碎了心。】

【最后引入第三监督者—— “言官”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1」

在这些“群相”身边设置右补阙,右拾遗,记录事情和言论的史官,把这些臣子们的言论,编制档案,撰进史志。「1」

想要青史留名还是臭名昭着,就看你们自己选择了,我亲爱的诸位‘宰相’们。

当然“言官”这种东西自古有之,那唐太宗的朝代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是在他的治下的言论批评与监督被极大的强化,区别就是他这个皇帝本身能够做到以身作则。

比如提起谏诤,大部分人想起的就是唐朝的谏诤,为何呢?因为唐朝有历史最出名的谏诤官——魏征。

提起魏征,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整天被魏征提溜着念叨来念叨去的唐太宗。

例如那只无辜闷死的雏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