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9(1 / 2)
治国理论不只是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讨论中形成的。
怎么形成?是李世民在十七岁前看各家经典有所感,是李世民在十七岁后南征北战有所悟,是被封为天策上将后与文学馆十八学士的交流,更是在登基的实践中肯定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看了这个皇帝,众帝王看向自己的继承人,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家天下的帝制时代,选择一个帝王就相当于选择了国家的国运。
第一次领会到唐太宗文治功力的刘彻兴叹: “皇帝的个人质量和才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不得不承认,老百姓无不盼望生活在明君的时代,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不外乎如此。
刘彻看向刘据,他真诚的希望自家儿子是明君。
感受到老爹视线的刘据默默挺直腰板。
他刘据,可以!
其他臣子的感叹不比刘彻少,桑弘羊惊叹: “仙幕这是在展示完秦王李世民武功天下无敌后,又来展示太宗李世民的文治举世无双。”
他太爷爷的!这种勤政务本,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帝王楷模君主,他也想要拥有!
秦汉的人尚且惊叹于贞观年间的‘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君需重民’治国理念,但唐太宗之后的皇帝们却是有作弊武器。
他们默默拿出常年摆放在案头的《贞观政要》和《帝范》。
朱元璋感叹: “吾等掀开《帝范》就可见圣人言,殊不知圣人若想说出此番言论,需得历经千辛万苦,阅尽千帆。”
《贞观政要》和《帝范》是历朝历代帝王臣子们皆要重读的书籍,这两本都是详细介绍贞观君臣如何治天下的书籍。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是他二十多年对如何保证国家安定的答案——此十二篇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皆在兹乎。「11」
里面是对历代帝王治国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那个追着虞世南问“尧舜禹什么水平?光武汉宣谁更厉害”的少年从弱冠之龄走到知天命之年,成为帝王楷模,带着李唐从天下大乱到实现天下大治,成为后世治世范例的答案。「11」
没有文人的高谈阔论,这是一个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空前成就的政治家的经验总结。
其他臣子心有所感: “熟悉的民为邦本,是历来“治国”的大义,也是为我们文人所熟知的,历代帝王在口头或官样文书上皆宣称过。”
但熟悉又如何,熟悉不代表会做到,大多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但唐太宗不一样,他们是切实地加以推行,当作治国宝典,把治国,民存,君贤进行紧密联系,反复强调要仁政与抚民以静,反复强调民存取决于君贤。
【天下百废待兴,百乱待治,仍旧处于“地狱级”开局当中。
唐太宗喊话: “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
对自古理政得失进行辩论,唐泰太宗与诸位爱卿试图论出个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毕竟他前头四百年来建立的二十多个政权可没一个能够活着实现稳定与繁荣,都是在比谁死得快的短命鬼。
百姓向往的‘长治久安’?不存在。有的只是中央政府崩溃,社会经济凋敝,门第势力疯狂发展。
“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位茂草。” ——《隋书》
“率土之众,百不存一。干戈未静,桑农咸废,凋敝之后,饥寒重切。” ——《全唐文》
“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贞观政要》
历史走到转折的关头,这个关头稍纵即逝,抓得住,生,则万国使臣来朝,抓不住,死,则外族铁骑践踏。
当时的人,或是现在回望那段历史的人,你可意识到这一点?】
秦王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