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6(1 / 2)

加入书签

的人都看过来了。

长孙无忌: “或许不全是太上皇抽风,仙幕猜测的不错,刘文静死的武德二年可是李唐一统战争正焦灼之时,太上皇不至于蠢到不知这时候杀刘文静的后果。”备受冷落的小妾告发堂堂一国重臣?哪个蠢货相信背后没人指使。

那时候的太上皇手下可没有什么能人,朝中臣子一半秦王党一半多面派,其中就数秦王党最多,功臣多是秦王和刘文静那批带出来的,或主动或被动投身秦王府麾下,要么就是一开始就是秦王收降纳叛得来的,与秦王有生死情谊,只知秦王不知皇帝。

长孙无忌记得,探子有来报李渊看到秦王身边的臣子云集,气得大呼“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直呼秦王翅膀硬了不再听话。「1」

坚定站在李渊身边的可用之人少得可怜,裴寂只是其中最中看不中用的草包而已,就像他们陛下说的那样能力平庸,名不符实,其他支持李渊的臣子也多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老臣,可以纳入多面党的行列。

长孙无忌: “正需要用人之际却因这点小事杀定开国之策的元谋首功之臣,众臣百般劝说也不听,自此被贴上‘鸟尽弓藏’的标签,后果会如何,谁都懂得吧?”

所以是为什么?

众臣子齐齐叹气,还不是因为刘文静被绑死是秦王府的人。

【所以对于这出荒唐的刘文静怨言案,后世很多人认为这场冤案的出现主要是李渊想敲山震虎,杀鸡儆猴,杀他这只远早于凌烟阁诸位功臣们的李世民第一知己,第一拥趸,心爱的鸡,儆李世民这只厉害的猴,警告李世民安分守己做秦王,非分之想不要想。

没办法,谁叫刘文静公然夸李世民是刘邦一样的人才,秦王是李。汉朝开国皇帝汉高帝。世民,那李渊这个李世民他爹呢?不就是吃闲饭的刘太公刘煓吗?还有晋阳狱队对的佳话,与之后整日和李世民谋划着造反事宜,刘文静在外人看来妥妥的李世民的人!

政治觉悟低的可怜的刘文静的开局注定了他的结局。

李世民在刘文静入狱后的想方设法的拼命力保更是起了负面作用,成了催命符,让李渊更想杀了刘文静。

所以有人认为刘文静之死是“玄武门事变”隐藏最深的导火索。】

【飞鸟尽良弓藏,免两死,空头支票。

刘文静之死让李世民知道了在权力面前,功劳亲情啥都不是,天策上将?只是虚名罢了,两次免死都能一年后就死,谁还管这什么天策上将的虚名。

刘文静之死也让李世民身后的臣子们知道:秦王李世民不变成皇帝,那些支持他的人早晚会步刘文静后尘,不是软禁,是寻个由头直接死。

不死?李渊不会放心,李建成不会安心。

所以,拼死反抗才是正途。】

李世民沉默,其实当时刘文静死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这点。

毕竟刘文静死的时候天下方定,非大定,天下需要他李世民,李家需要他李世民。

是后面……

到了后面他才意识到,原来刘公说的没错。

飞鸟尽,良弓真的会被藏,狡兔死,走狗真的会被烹。

【刘文静冤死之后,李渊与李建成对李世民手下的围剿也开始了。

我们现在熟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们从明刀明枪的战场上下来后被暗箭嚯嚯个遍,相继经历了杜如晦路过妃子府因没下马挨揍;秦王避祸想回洛阳,然后被派去洛阳打探消息的张亮被李元吉告发图谋不轨下狱拷问;李建成以金银器物招引尉迟敬德,段志玄,不成后派人刺杀,再不成向高祖诬陷尉迟恭,下狱审问处治;诬陷程知节,调职外放;认为房玄龄和杜如晦有智谋才略,继续诬陷,让其遭到斥逐进入任人宰割境地;还有李靖李孝恭秦叔宝等人被不停的诬陷……反正没个消停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