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3(1 / 2)
制度,后世的很多人都是不得不服的。
原来一直到女子那时都还在用吗?
看来还真是个好办法。
然而在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的诸侯国们却有些无奈,这郡县制只听着说,那到底是什么呢?
就不能让他们也学学?
【而秦始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分封就是把权力交给某个人,然后给这个人封地,让他到地方上去管理自己的一个诸侯小国,小国受爱国的约束给大国进贡,在大国有难时提供帮助,但是呢,这个小国它有着跟大国一样的行政管理班子,这不就是现成的谋反条件吗?】
众诸侯国的人陷入沉默。
虽然幕中女子说的是他们,但也确实说得对。
他们可以随时谋朝篡位,成立新的国家,不过这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若真是那么简单,周王室就延续不了那么久了。
一旦有了反义,其他诸侯国便会群起而攻之啊!
【咱们想想后世,藩镇割据严重的唐朝,唐朝为什么藩镇割据严重,就是因为节度使制度,节度使的权力太大,所以许多人想要拥兵自重,自立为王,而他们可是没有那么方便,他们为王了还要去重新设立一套规则,诸侯就不用啦,直接就开干。】
唐。
可是有什么用呢?
还不是因为这个灭亡了。
看来这什么分封制,什么节度使,一个都不能要。
还是得让天子一起管束着。
【而看起来与分封制并没有太大区别的郡县制,差别就很大了,为什么说看起来区别不大,因为都是上面管着下边,下边给上边支持,但是郡县制的郡守们那是皇帝亲自封的,跟封的诸侯不同的是,他可以随时撤换,今天你是郡守,明天就换成他,当然了,为了稳定也不会经常换,像宋朝时期的军队就是因为军队的将士轮换太勤导致的不稳定。】
【从整体上来说,郡县制肯定是会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但是郡县制也不是完全没有弊端。】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随时撤换,谈何容易呢?
法子倒是个不错的法子,只是也太难实现了吧。
嬴驷也皱紧了眉头,思考了一下这办法实现的可能性。
思考出来的结果是根本不可能。
这多少年来都是分封制。
最麻烦的是,这都已经分出去了,还怎么收回来呢?
大家都是一代传一代,若是收回来,那岂不是逼下面的人反?
越是这么想着,众人就越觉得嬴政实在太厉害。
他硬生生地改变了一个制度,就不怕人反他,是了,他那么时候还怕什么反。
但是他一个人始终是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那他是靠什么呢?
不是靠着手底下的人吗?
可他却取消了分封,难道他就不怕功臣寒了心。
是不是说,有可能秦国的灭亡与这制度也有关系呢?
【首先,以前权力都在诸侯的手中,他看自己的诸侯国,那都是亲儿子,并且自己死后还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这是伴随着世袭制而存在的一种制度,所以肯定会更加注重诸侯国的发展与稳定,从而使整个国家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之态,如果这些人不谋反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