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9(2 / 2)
韩:他们也没想到郑国就那么老实啊,怎么就好好地给他修好了呢?有点纰漏也好啊!
【这就感觉是韩国人对秦国说:“老秦啊,打仗怪劳民伤财的,你们那点粮食打打就没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怎么行呢?这个郑国能帮你完美解决这个事儿,到时候放心大胆地打。”】
闻言,其余诸国更气了。
【秦国可能是耗费了一点人力物力吧,但这是件好事啊,这不比修阿房宫修那些个宫殿更有现实意义吗?】
【我还有一个不明白的点就是秦始皇明明知道了这是韩国人的疲秦手段,那就说明了他知道干这些事劳民伤财的事,那他后面为什么还要毫无节制地大兴土木呢?我从不认为嬴政傻,也不认为嬴政后期就真的那么胡涂,我觉得这其中可能有什么信息差,也就是说秦始皇自己知道的东西或者是传下去的命令和外面实施的不同,即便是后来他几次巡游也可能只是看到了社会的一面,当然了,这都是我乱猜的,千万别考究啊!】
后代的儒家学子们还是觉得幕中女子把秦始皇想得太好了些。
即便他有那么多的成就,但他也不是圣人,怎么就不能偶尔胡涂呢?
他就是爱慕虚荣大兴土木,他就是功成名就视百姓如蝼蚁了,这就完全不可能吗?
这些儒家学子们历来接受到的东西就是嬴政是一个残暴的君主。
实在难以接受这种说法的改变。
【因为发现了韩国的真正目的,嬴政就很生气,于是在朝臣们的强烈建议下,他下令驱逐这些客卿。这些臣子不是简单的臣子,他们大多是秦国的旧贵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吕不韦当时广招天下贤士其实破坏的是这些人的利益,本来蛋糕就只有这么大,分的人多了那大家分的自然就少了,所以这些人根本不想要什么客卿,相比之下这些客卿中有他国间谍的事情倒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历来朝堂上的风云大多都来自于利益之争。
现在也无法幸免。
但是有些人总是能在前进的过程中找到机遇成为那少数的掌握财富与权力的人。
王安石现在慢慢地也看明白了。
这些人应该存在,但是他们却不能去压榨百姓。
若是富人与穷人能和谐地相处,穷人想办法变成富人,富人努力不被穷人超越,这就已经很好了。
这些都是他听了幕中女子先富带动后富的说法想出来的。
只是要怎么做还得多加思索。
【但这时候嬴政确实也是生气的,所以他同意了这些人的要求,就在这个时候,李斯站了出来,保住了这些客卿们的工作,他写下著名的《谏逐客书》让嬴政收回成命。】
【鲁迅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但我觉得只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很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而已。《谏逐客书》是少有的留在咱们的课本上的秦朝作品,从《谏逐客书》来看,秦朝的这些人其实文化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我觉得像嬴政这样的人,如果他好好地搞文化,说不定秦朝也能留下不少让我们背生背死的作品。】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哼。”嬴政鼻子里哼出这么一声。
那是当然,他那是没去做,做了定然也不会比其他人差。
既然焚书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发展文化,大力地办,他要让那些人再找不到什么错处来指责自己!
【《谏逐客书》其实主要就是通过一些例子告诉了秦始皇,这世界上好东西很多,但不可能都是秦国生产的,那些金银珠宝不是秦国而产却同样好用,就像人才一样,这个道理真的讲得很好啊,嬴政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当即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些客卿才得以留在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