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0(1 / 2)
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大汉朝了。
虽然他也有些紧张,毕竟如此一来是好的坏的都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了。
一方面他害怕被人谈及自己的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一方面他也害怕听到什么自己被隐瞒的事情。
不过终究算是好事吧。
如今才知道,坦坦荡荡多么重要。
【而我们说 司马迁特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人认为《史记》并不算是文学,作为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记》,它无疑是一部史学著作,放眼古今中外,凡研究历史都不可能不了解的一部巨作,但咱们百度一下,看文学的定义,上面写到“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①那这里《史记》只是单单地记录历史吗?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
这什么啊?
后世竟将这些东西分得这么细吗?
何必如此?
【至少说在咱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史记》它是属于史传文学,是具有文学性的,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的。】
【鲁迅先生更是将其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此时也正在奋笔疾书。
他不明白,自己写得这般详实,为何会比不上《史记》呢?
明明他是对照着《史记》查漏补缺,难道是自己哪处没有对?
【那《史记》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这是我们下期视频的重点,我大概会从它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历史两个方面来讲解,其中肯定会讲到一些有争议的地方,我尽量客观,如果大家不能接受的话,就跳过下期视频,咱们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最主要的还是爱与和平,为了别人吵架,不值当。】
【从小我们就听说过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听过但许多人都不知道它出自何处,正是咱们司马迁的另一部作品《报任安书》,它在我的心里就跟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和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一样,虽然都只是书信,但却都同等的重要。】
许多人一听到这样的话,当即做好了打算。
他们得回去好好地把自己的书信都保留起来,可不能丢了。
这些放到后世那可能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也有些汉以前的人对司马迁这话产生了深深的感触。
或重于泰山,说得没错,人固有一死,自然应该死得有价值。
【这封信中,司马迁阐述了他自己为何甘愿遭受腐刑的心路历程,也讲述了他创作《史记》的宗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刘彻:“……”
这心路历程一定有包括对他的憎恨吧。
他就知道,一切都不会有那么轻松。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部不得不说的作品,那就是《悲士不遇赋》,从这个名字来看,咱们就能看得出来它不同于汉代那些富丽堂皇的大赋,而是一篇抒情赋。】
悲士不遇,一看就又是针对他的。
刘彻也开始反思,其实他早有这些想法了。
那些后世的人写那些壮志未酬的诗句,大多是当时的帝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那自己也是如此吗?
【司马迁的这三部作品我们都可以围绕着一个“悲”字来进行解说,而他的悲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他所遭受的腐刑,但是呢,其本质是来自于当时汉武帝时期当政者的专断横暴或者说是他认为的当政者的专断横暴,当然了,咱们这也不是为了黑汉武帝哈,汉武帝是个了不起的皇帝,其成就也是很大的,但他的成就是他,他在某些方面的专断横暴也是他,我们是不能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历来对于他的评价,那都是毁誉参半的,咱们客观对待啊,我真是,求生欲满满了,当然了,《史记》中司马迁有没有夹带私货表达自己对汉武帝的不满呢,这个我们还要从作品中去分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