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6(1 / 2)

加入书签

人看到杜牧写诗时对未来的憧憬,正所谓前程似锦,恐怕他的心中就是这样想的。】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进士及第那真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杜牧都已经有些不记得了。

但即便不记得写这首诗时心中所想,但幕中女子有句话说得是对的,那时的他真就觉得自己前程似锦的。

毕竟进士怎么也算是百里挑一的,不管是换成另外的什么人,估计都有会类似的感受吧。

说起来他这一生也算幸运了,出生在那样的好人家,小时候吃穿不愁,就是中进士这一点就是许多人羡慕不来的了。

只是人的需求似乎是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他总还想奢求得多一点,再多一点。

【而后一句的意思是说及第之后,那些中了的人要巡街,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说到这儿倒是让人想到孟郊有一首诗,叫《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了。你看孟郊一个追求奇崛的苦吟派诗人,写出这么恣意浪漫的句子,可见登科于他而言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即便知道自己会名满天下,甚至是连后世之人都仰慕自己。

但杜甫心中还是有些酸了。

他就没有骑着骏马巡街的命。

那是荣耀,也不仅仅是荣耀,是他们读书人心中的执念。

思及此,他看了一眼李白,对方只是盯着巨幕,却不知是在想些什么。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秦地,这里指的长安,长安的朋友们多准备点酒吧,我已经带着春色入关来了,入关指的到关中地区,关中地区就是陕西中部,长安自然就在其内。】

【等杜牧到了长安之后正好碰上了制科考试,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杜甫参加的那种遭遇野无遗贤的选拔特殊人才的考试,同年,也就是公元828年,大和二年,杜牧登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和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很多人其实在考进士时比较顺利,后面的考试也就会比较顺利了。

众人也都知道,如杜牧这般的,即便家道中落了,当也会有人帮忙引荐,而且他和王维一样,他们在那时的名声都已经很大了,故而仕途就会顺利一点。

所以这是摆脱不掉的,那个时代,需要家世与声名。

【第二年,杜牧便前往洪州,也就是今江西任职,杜家跟江西观察使的沈家有点沾亲带故的意思,所以杜牧就京城去沈家,然后在沈家认识了一个女子张好好。】

【张好好是一个歌女,那个时候才十三岁,杜牧便看上了人家,但是杜牧并没有做什么,过了三年,她就被好友沈观察使的弟弟纳为妾室,或许是当时的杜牧大概不便跟主人家抢人,他也算是有自己的边界感。】

唐,元和年间。

果然是要说杜牧的风流韵事了吗?

文人风流,这样的说法又在许多人的脑子里面晃过。

其实也不只是文人吧,他们这时候的有钱人不都是如此的吗?

走到何处不留下一两笔的风流债?

不过是文人靠着笔杆子能将之记下来,而其他人的风流韵事过了便也就无人知晓了。

“杜牧这……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元稹表情颇为玩味。

他也想通了,他不管与谁来往,那都是你情我愿的,既没强迫人,那他有何错?又何需改?

【谁知道又过了两年,杜牧竟又在洛阳见到了张好好,彼时的张好好过得并不好,杜牧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这首诗也是杜牧留下来的唯一的真迹,如今藏于故宫博物院。】

又是一幅书法作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