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1(1 / 2)
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杜牧的“某与弟顗食野蒿藿,寒无夜烛”,过得那是相当的凄惨啊。】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说是相当凄惨,倒也不至于,杜牧想。
成大事者,吃那点苦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他还未能成大事。
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于他而言都只是一个经历罢了。
【后来杜牧还写过一首《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里面也提到过他年轻时候的光景“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市中心的房子,还是很有牌面的,“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房子里东西不多,但是有万卷书册,这些说明了什么,其实说明杜牧的家世是很清白的。】
是啊,官员们跟百姓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都做到宰相了,才这点东西,让后人连饭都吃不上。
虽见不得为朝中做了多大的贡献,但至少是没有以权谋私的。
【怎么说呢?爷爷、父亲一死,他和弟弟便卖房子还债,那他爷爷和父亲都应该是个不错的官员,根据历史记载应该也是如此,杜佑历经三朝,最大的贡献是编了一本书,名为《通典》,要想编史书,那杜佑的学问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史书。
能写史书的,当是个人物,其实能当宰相就已经很强了。
只怕杜佑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会那般凄惨吧。
【而他的学识自然也影响到了杜牧,也是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这首诗中杜牧提到“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这应该是劝他侄子读书的诗句,他说,“高摘屈宋艳,浓熏班马香。”推荐了屈原、宋玉、班固和司马迁,并对他们的诗文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而后又说“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对这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位的评价也是颇高,并说“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他说得也没错,这四个人确实可以和古代的那些文豪们相比了。】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对于这些一再被提及的人,刘彻都没什么感觉了。
他确实也觉得这些人的文才不错。
若是他没猜错,或许下次又是说唐朝或者是宋朝的文人,说不定就是这韩柳其中一人,怎么就不能说说他们大汉文人呢?
他都快把唐宋的事件摸清了,虽说也学到一些,但那与他而言作用 肯定不济提一个大汉文人啊!
【虽然这首诗是杜牧叮嘱晚辈的诗,但是也能看得出来,正是因为看了这么多的书,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来的杜牧才能写出那么多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也正是因为在家道中落之后经历了那么多的困苦,杜牧到了后来才更能体会贫苦人的不容易。】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说得没错。
苏轼提笔将这话给记下来。
就像王安石一开始被远调,就像他自己。
苏轼觉得他们都是能真正地懂百姓的人。
所以他们考虑起事情来,会比有些空谈的人更符合实际。
他如此一说肯定会得罪许多的人,如今委实没有必要,所以写下奏折呈上便是了。
【在那个时候,唐宪宗正在讨伐藩镇节度使,而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唐人都很清楚因为安史之乱,唐朝蜕了一层皮,直到那时都还没有恢复过来,而宪宗讨伐藩镇节度使肯定也有吸取前面几代皇帝的经验。】
唐,元和年间。
说起这个,白居易也皱了皱眉。
如今藩镇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可他作为一个文人委实是什么都做不了。
在这事情上他只要不添乱大抵就是能做的最大的事了。
【因着国家的形势,以及杜牧跟着爷爷看过许多史书,他便更喜欢研究兵书,在还未科举考试之前,他写的《孙子》注解还有一些策论文章就传了出去,李德裕也为之赞赏,这对后来杜牧中进士肯定也是有帮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