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2(1 / 2)

加入书签

去想象那些场景。】

有人无人的,还真是把人给绕晕了。

但是李白二人却很容易就懂了。

他们两人颇觉惊奇,倒是少有人从这样的方向去解释诗作的。

王维的这人有人胜无人?

有没有人又有何关系呢?

【但是陶渊明的诗句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人采的,南山,人见的,所以他的诗句中,人是参与其中的。】

众人有些懂了,又好像没有完全懂。

但他们明白,有人就更热闹一些,所以他们看到陶渊明的诗作能感觉的温情的生活气息,而读王维的诗更多时候像是在读佛经,心是更能静下来的。

短短几十字,竟如此神奇。

所以他们寂寞时读陶渊明,心乱时读王维,这样就妥了?

【咱们细细看两人的作品,很多都是这样,王维更在意自然中的植物、动物,而人更多的可能只是作为旁观者,而陶渊明诗中的人更多的是参与者,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咱们往下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讲的就是动植物,在广阔无际的水田上飞翔的白鹭,在茂密幽深的森林中啼叫的黄鹂。】

【关于这两句,唐人李嘉佑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甚至有人说王维的这两句是抄袭的李嘉佑,但是具体谁先谁后,我们无从得知,不管谁前谁后我们都要唾弃抄袭行为,但是抛开抄袭这事情来说,两人的这两句诗还是可以一比的。】

【我个人当然还是认为王维的好一些,首先是他给予水田和夏木的描述使得场景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是“漠漠”和“阴阴”简洁明了,用词很精准,其三是两句跟其余的句子契合度很高,这首千古名篇,少了其中一句都不行。】

这么一说,好像也是。

“王维作诗这般厉害,如何会抄旁人的呢?”有人发出疑问,“肯定不是他抄的。”

“那可不一定,不知全貌,可不能胡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淡定讨论的,也有那直接吵起来的,四处热闹得紧。

倒是文人们都以此为戒,否管是谁抄了,但凡沾了都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他们很多都是不屑去抄的,不是自己的说出去还不是让人笑话。

【下两句,人出现了,所以王维的诗中的“没有人”我是带引号的,“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久居山中,习惯静坐看那木槿花开花落,在松林下采那素斋所需的带了露珠的葵菜。这两句是带了人的,但是即便是带着人咱们的注意力更多的也应该是在木槿、露葵上,旁边的人就像是陪衬,或者更为形象的说应该是二者融为一体了,你要说此中的诗人是老树成精,我觉得那种感觉更为契合,诗人也成了这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在我看来陶渊明的诗是更注重人的行为的,景当然也好但是是作为人的行为的陪衬而出现的。】

东晋。

陶渊明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毕竟他写诗也不是为了考虑诗中有没有人,想到什么便写了。

他自己写的,出现自己没什么问题吧。

思及此,陶渊明没忍住笑了笑。

这么一对比,还挺有意思的,原来王维的自我风格在此处。

他也看得出来,王维不是刻意这样“无人”的。

或许对方也不知道,但是因为他信佛,他久居山林,还有他的沉稳的富家公子的性子等许多原因才造就了他这样的诗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