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7(1 / 2)
玉壶冰》就是他依据考题作的诗。】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这首诗王维还记得,因为历来众人对他的这首诗都是褒贬不一。
在他看来,那时的诗确实是不如现在的,想来就是女子所说的少了些积累吧。
王维手中把玩着那个小音箱,结果不小心碰到开关,那小琵琶突然就响了起来,吓了他一跳。
这东西他是怎么也没研究明白为何会响,可是人人都知这东西是巨幕中来,他也不敢给旁人看,只能自己私底下研究。
【在这一年,王维还写了《李陵咏》和《桃源行》等诗,这首《李陵咏》是一首咏古诗,表达对李陵的同情,我个人把这首诗和前面的《过秦皇墓》和《洛阳女儿行》划分为同一类,都是王维年少轻狂时期的产物,当然了我不是说王维在年轻时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只是相对于他后期来说年少轻狂了一点。】
关于这一点,王维是不否认的。
他觉得谁都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他那时候作诗确实颇有些不管不顾的味道,可如今已不会如此了。
有些话不能说的就不必说,有些可旁人说的他也不必说。
【年轻时候总是朝气蓬勃,敢想敢做,有那种大不了重来一次的勇气,在这个年龄阶段通常是最容易成事也是最容易犯错的时期,相反年纪增长后,瞻前顾后,做事考虑得会更加全面一点,而王维前期的这些作品就体现了他这个年纪该有的一些状态。】
幕中女子这话却是让王维愣了愣。
这是觉得如今的他不如从前?
瞻前顾后,怎么听也不像是在夸他吧。
【而另一首《桃源行》正好是他山水田园诗的前奏,这首乐府诗脱胎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要想真正地了解王维,陶渊明和谢灵运是绕不过去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
东晋。
先时听到《桃源行》三字时,陶渊明就猜测会不会跟自己有关。
毕竟早前女子就说过这王维诗作跟他的诗作是有关系的。
果不其然。
但是陶渊明倒是没想到,他会直接写桃源。
【我们在看的时候可以对比一下这首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一定要比谁好谁不好,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但是从对比之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他们两人的写作风格,如果接下来有比较的评价就仅代表我一个人的观点啦。】
众人嗤笑,这幕中女子神通广大,竟像是怕得罪他们这些看客似的,总不愿意站队。
但若说是怕得罪他们吧,她又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敢说,谁的缺点干的坏事都往外说,实在让人看不懂啊!
【“渔舟逐水爱山春”这里渔人的背景他没有花笔墨,而是提炼成了“渔舟”二字,然后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周围的风景上,“逐水爱山春”这儿仿佛是说渔人是为了追逐美景而去,但他的身份是渔人,所以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为了美景而忘了自己的渔人身份,而《桃花源记》里面的渔人是先迷路再到了挑花源,“两岸桃花夹古津”,古渡口从两岸的桃花林中露了出来,景色是极美的。】
陶渊明沉思了一下,这是改变了他的文的意思,但又没有完全改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