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5(1 / 2)

加入书签

一进入官场就着眼于现实,不过我觉得这个应该不会是有很明显的分界点的,不太可能是做官前不关注,做官了马上就关注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他们这种更加关注现实的一类,官途就明显更顺畅一点,当然了,除开他们在官场上遭遇的挫折来说哈。】

此话一出,各朝各代的人都震惊了。

他们仿佛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这就是幕中女子给他们的升官之道吗?

那些被贬地方的官员们也都心中激动起来。

他们哪里是被贬了,他们是掌握了一条平步青云的道路啊!

幕中女子不提,他们还没有发现。

若论文学,他们孰强孰弱难有评判,但大部分的人其实在心中也是有个排序的,再怎么李杜二人也是更为顶尖的存在。

但是若论官途,这二人的经历就很难看了。

原来诀窍就在于王安石和白居易二人更加关注百姓吗?

那些帝王们同样吃惊,原来百姓这般重要!

【而像李白、杜甫,他们前期的作品很多都是表达自己的远大的志向,即便是他们游历时的那些咏史之作也有类似的感觉,若是要去批判的话,那就是不太落在实处,有点虚,但这仅是就内容而言,真正让他们落到实处已经是安史之乱前夕,那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这个社会出问题了。】

李白和杜甫的脸色都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他们不是没想过自己仕途不顺的原因,以往他们都觉得自己或许没有那方面的才能,或许是没有运气,也或许是出身不够好,可他们从没有想过会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是也有很多关注百姓的人仕途不顺的吧,比如苏轼?

想是这么想,可是李白仔细回想了一下他当初在朝中的那些日子。

圣人不是蠢的,反而很有能力,不然不可能有开元盛世,现如今也不会有那罪己诏和一些诏令。

但是当时的圣人却一再地忽视他,只愿将他作为一个乐子。

李白想,若当初的自己能将关注点放到百姓身上,哪怕是夹杂在呈给圣人的诗作之中,再稍微注意一些,是否结局会不一样。

多少人能有像他那样长伴君侧的,可他却没有抓住机会,反而还把过错都怪在了圣人的身上。

圣人固然有错,而他自己也不无辜。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和一个大体的方向指向。】

【王维做官虽然成就不如王安石、白居易,但是他有那个意识,他的这些意识很多都展现出了年轻一代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像这首《洛阳女儿行》写的就是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按照我们先时的说法,我觉得他有这样的觉悟可能还是因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众人又有些不懂了。

其实像他们这般,能得以入朝为官的,大多还是家中注意教育的。

但说实在的,说起来能有幕中女子提到的觉悟的少之又少。

故而这话大家却是不敢茍同了。

【很多大家族,尤其是那种延续了多年的底蕴深厚的大家族,他们最注重的其实就是孩子的教育和家族的荣耀,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会允许后辈在外面打着家族的旗号乱来,丢家族的脸,一旦家族中事件频出,那就说明这个家族很有可能就要完了,或者是在迅速地走下坡路,因为他们连教育都不注重了,参考《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

清,乾隆年间。

曹雪芹深以为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