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6(1 / 2)
流沟通,也没有去好好地培养后代,反而是她的强势激发了宋哲宗的逆反心理。】
逆反?
赵煦轻哼一声。
他难道是为了自己吗?
或许母后的那些法子是好的,可是太慢了。
眼见着他们大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高滔滔一死,虽然宋哲宗沿用改革派的人,但是这时候老人们基本上都已经换了一批了,再到宋徽宗时用的那些个人,他们根本不在意是改革是保守,因为在元佑时期,党锢之争就已经很严重了,这个时候整个朝堂已经乱了,宋徽宗时更是难以挽回,进而导致了最后的靖康之难。】
元佑时期,不就是他……
宋哲宗赵煦想了想那时的事。
苏轼也是因那些事被贬,这些难道是自己的错吗?
所以他现在到底该大刀阔斧地改革,还是应该整肃朝纲?
可是整肃朝纲有那么容易吗?
不如趁着这势头先继续改革!
【许多人把北宋亡国的原因归结到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头上,也有些人把原因归结到宋仁宗和高滔滔的头上,我个人觉得稍微有些牵强了,或许没有这几个人的努力北宋灭亡得更快呢?不能因为他们做事了就觉得后面发生的事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吧。】
【若是这样说起来,那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说北宋灭亡的原因就是赵匡胤,要不是他建立北宋,北宋怎么可能会灭亡呢?】
这话说的……
还真是话糙理不糙啊!
【若不是他重文轻武,北宋怎么会灭亡呢?】
苏轼轻笑一声,希望看到这些官家能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说不定在幕中女子认为的悲剧式的人物,就成了那个拯救大宋于危亡的人呢?
只可惜他时日无多,如今能帮官家的,也不多了。
说不遗憾,还是假的。
大宋到底该何去何从啊?
①再次标注,最兴来私设没死,但身体不好
第169章
王安石
【我个人认为如果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到赵佶的头上还算合理,他要是个明君,那就算不能完全让北宋避免灭亡,至少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怪他?
赵佶有点急了。
他怎么就不算个明君呢?
他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祸国殃民的事吗?
赵佶还真就不信了,他这次就要让大宋避免灭亡!
【而且王安石为什么被那么多人赞颂,就是因为他勇于突破、勇于改变,所以不能因为他的变法措施中的一些不那么完美的东西引起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就把亡国的帽子隔那么长的时光扣在他的头上。】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幕中女子是在夸赞自己,王安石听出来了。
可是他和支持他的人都没有很欢喜。
因为幕中女子说他的措施导致了不好的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