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1 / 2)
而已了!
【重点就是在这后面,王安石觉得这样不妥,他认为如果不能申请删改,那么舍人院就不能尽到他们的职责,只能是那些执政大臣说什么就是什么,让自己的人怎么写就怎么写,到最后软弱的人不敢说话,强硬的可以借皇帝的命令制造命令,大家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加一个字减一个字那都不一样,若是刻意在诏书上曲解皇帝的命令,传下去达到的效果就又不一样了,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如果不是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看清楚王安石的态度就行了。】
那可不是吗?
曲解他的意思,若是传出的命令不同,到时候怪罪下去只会说舍人院办事有差。
那些人就能逃脱罪责了。
这道理赵祯不是不懂,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真有人敢这么做,他们是怎么敢的?
赵祯再一想幕中女子这些天说的事情。
许多时候,朝廷出现纷乱,那都是因为帝王明知不妥,却因轻视而放任自流,他不能再这样了,不能给那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王安石说这样的话不是明摆着认为执政大臣会徇私枉法吗?如果没有,执政大臣听了这样的话会不高兴,如果有,那王安石就更是得罪人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这好官还真是难做!”李白感叹。
若是他自己,恐怕也是如同王安石一样,就算是得罪人也是要说的。
但他觉得他怕是也不会这样直接说,而是把想说的话放到诗文之中。
如此一想,那白居易的法子倒是好。
杜甫频频点头。
他想他之所以仕途不顺,恐怕也跟王安石这样直谏的性子相关吧。
可是若是不说出来,如此演变下去,那还得了?
【这时候宋英宗刚刚登上皇位,肯定不可能为了王安石得罪执政大臣,王安石也对此无能为力,也是在这一年,王安石的母亲逝世,他便辞官回了江宁。】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他的母亲……
王安石眉头紧紧蹙着,都是不好的消息。
难怪……难怪他也是一个悲情文人了。
【根据《宋史》记载,“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宋英宗在公元1066年离世,即位年限正好在王安石守孝的这三年,这三年里宋英宗还一直召王安石,我估计是想让他孝期满后做官,但是王安石都以守孝和自己身体不好拒绝了,这儿咱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赵祯的表情也不怎么好。
这赵宗实怎的也这般……
才三年,三年他能做什么?
看来自己得重新考虑过继之人了。
三年太短,恐怕让他站稳脚跟都难,如此一个朝廷又马上换人,大宋不乱那才稀奇。
不过王安石是为什么总不愿做官?
不会就因为舍人院之事吧?
还是说他看出赵宗实短命了?
【或许是觉得英宗不太行,或许想吊吊英宗显示他的重要性,又或者他自己没打算好以后的路,这些都只能凭我们自己猜测了。】
【但是他这么一拖就拖到了英宗离世,宋神宗即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