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1 / 2)
?
自己选择放弃,如何能怪得了别人?
不过这样的话,倒是能解释为何他时隔那么久再来写这游玩褒禅山的事情了。
应是当时的他对自己很失望,这事情一直在心中多少有些成为挂碍了。
他想后面他要说的感想应该也与此事有关。
【王安石当然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于是他便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
【他发现古人观察天地山川等事物往往都能有收获,就是因为他们“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探究得深。就跟我们刚刚说的一样,平坦的地方去的人多,险峻的地方去的人少,但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那些好看的景物通常都在险峻的地方,人去得少的地方,“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意志不坚定就到不了,就像他们一样。】
众人恍然,他们明白了。
王安石讲的不过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让他坚持变法的就是他的意志力。
而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有坚定的意志力。
此话怎么也挑不出错来,不过,稍显浅薄了。
【所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有了意志力,还不能盲目地跟从放弃的人放弃,王安石这里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的,然后他说:“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意志力没有体力也不行。】
王安石明白了,他并不是怪了他人,他是盲目地跟从了旁人。
他明白了,其他人也明白了。
众人仿佛知道了他的倔强是从何处来的了,大抵就是从这些地方。
因为经历了错信旁人的事,所以倔强地相信自己的才是对的,一定是如此。
可是……众人才想到,可是现如今他还没去那褒禅山啊,倔强是生下来便那般的?
可见他也不是不能听从他人的,得言之有理地劝说他。
众人很快又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他的这篇文章上,道理是相当正确的。
做什么事不需要意志力呢?做什么事不需要一个好的身体呢?
【有了意志力和体力就够了吗?当然不是,没有火,他们看不到路啊,因此还得外物的支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他认为如果是体力不足没能到达目的地,别人可以笑话,但是尽力了就没人能笑话了。】
众人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到当时那个场景。
若是自己是那最先说放弃的人,那被人笑话似乎也是正常的。
若是大家一起走到真正不能往前走了,再提往回的那人就会变成其中的英雄。
只可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许多事情都只能猜测。
除了此三者,还有什么呢?
似乎只要拥有此三者便什么事都能做了。
果不其然,幕中女子放出来的王安石的话就是此意。
【整个第三段和第二段都是相对应的,他是从第二段得出了第三段的道理,他认为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要志、力、物,当然后面的变法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说的他的思想基础,他在变法时带着坚定的意志力,寻求皇帝的支持在努力做,后来变法失败他没有了力,没有了物他就果断归隐,这就是王安石的聪明之所在啊。】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原的心中无比震动。
此三者是缺一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