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1 / 2)
王安石现在被压制着,一生的劲儿没处使。
他的很多观点都很有想法,但是却都是很难实施的,一提出来总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在他看来,要变就得大刀阔斧,瞻前顾后根本不可能成功。
然而幕中女子说过,他是失败了的,反对他的人也是抓住了这一点不肯接受他的一些提议,让资历尚浅的未来宰相王安石很无奈。
原以为就算幕中女子说到他也该是许久之后了,没想到竟来得这么快。
王安石心中紧张起来。
如此一来,众人应该都能了解到他的想法,而且也能知道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如果事实证明是真不行,不能为百姓造福,那王安石也不会非要坚持。
他出仕为官又不只是为了变法,若能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再好不过了。
除了他,其他人也有些惊讶,但如今他们一处做事的也是认同王安石的能力的,也是希望这次能让大宋繁荣起来,故而想法大多也与王安石差不多。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他若是不坚持变法,以他的才能或许能走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获得无尽的名利,但如果那样,王安石便也就不是王安石了。】
众人无不赞同。
王安石这小子,实在是太犟了!
但事实上,有时候还真需要他这性子,要不然很多事都没法开始。
【王安石这一生做过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事情便是领导熙宁变法,他实施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但是这每一条都是在旧贵族的雷点上蹦迪,他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富国强兵,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弊端,成为北宋后期党派之争爆发的导火索。】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也忍不住叹息。
这些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没人觉得王安石的那些法子不能富国强兵,但是他动了许多人的好处,那些人如何能善罢罢休?
他因着官家庇护,可以不管不顾,旁人拿他或许也没法子。
可那些人就能听之任之了吗?
他们的气还不是撒在了百姓的身上,而他们在这处丢失的还不是换一处又捞回来。
真正要做的话,就得徐徐图之。
苏轼脑子里浮现幕中女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觉得那话真乃是至理名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变,百姓依旧苦。
【许多人都反对王安石变法,我们熟知的砸缸的司马光,才华横溢的苏轼、苏辙兄弟,被誉为“女中尧舜”的高太后。】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砸缸?
司马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但他很快没去纠结此事,因为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
即便远在家乡,他也听说王安石近来受皇帝重用,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等他服丧结束,回到朝堂那会是什么样的一副光景?
朝堂上还能容得下他吗?
不过现在来说,显然苏轼的影响力更大,连苏轼都反对,自己反对似乎也没太大的问题。
说是这样说,他心中还是在想法子能尽量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能够提出比王安石的办法更好的办法。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挑眉,这个高太后先时是有提到过的。
女中尧舜,极高的称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