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4(1 / 2)

加入书签

定要让后世都赶不上自己。

思及此,他开始着急让李白、杜甫回京了。

【白居易说到自己当翰林学士、左拾遗的那段时间,碰到一些事情,可以解救民生可以补察时政但是又没办法详细地跟皇上说清楚的,他就“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写成诗,想慢慢让皇上知道。】

【然后他写到自己的三个追求,这就是他那个时候想要达到的,“上以广宸听,副忧勤。”首先是开阔皇帝的见闻,帮助他思考,“次以酬恩奖,塞言责。”第二个就是报答皇帝的恩情,尽到做谏官的指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最后才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唐,元和年间。

李纯也有点后悔了。

这白居易,是他小看对方了,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得好好想想让他与元稹坐在哪个位置,谏官就免了。

以他二人的性子,只怕不用让他们做谏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劝谏,给他们多安排点事,让他们没时间搞那么多,最好是只挑要紧的劝谏。

【然而“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这一切想法,想得好好的,还没成功先遭了奸人诽谤。】

这事情李纯已经慢慢开始处理了。

老虎不发威,他们真当自己是傻子。

【他说别人一听到他的《贺雨》,就吵吵嚷嚷,说是不合时宜。《贺雨》我们前面提到过,就是他上书让皇帝以善举求雨,在这其中他写到“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君王要圣明,臣子要直谏忠诚,这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后面这两句,“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祝贺这一次的开始,也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做到有始有终。】

【最后这话说得就有点尴尬了,意思就是以前皇帝做得不好呗,如果我们是李纯,我们会说什么呢,你,在教我做事?】

李纯撇撇嘴,可不是吗?

白居易什么都好,就是说些话不招人听。

他是天子,还要看他一个臣子的脸色不成?

有时候为了皇家威仪,碰到这样的事,他自然是应该发怒的。

不只是他这样认为,其他的许多皇帝甚至是臣民也觉得白居易有些僭越,虽然白居易是为了大局着想。

可到底是不会说话。

【而他说的第二首,是他的《哭孔戡》,孔戡是孔子的38代世孙,当时被诬陷,郁郁而终,于是白居易为他叫屈嘛,结果招了许多人的愤怒。他写的《秦中吟》我们说过,主打的就是写权贵与平民的对比,所以权贵闻之变色。而《登乐游园望》写的是元稹被贬,小人得志,“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执政者听了都痛恨他。还有《宿紫阁村诗》,前面提过,这诗让那些掌握军权的人听了咬牙切齿。】

听到此处,元稹笑了一声。

他先时看到白居易这封信时就笑了,如今再听还是想笑。

当然这不是嘲笑。

在对上白居易疑惑的眼神时,元稹道:“你我可真是得罪了不少的人。”

白居易先是一怔,随即自嘲一笑,“可不是吗?”

他们二人得罪的人,可远不止文中提到的这些。

他们是在和一群人做斗争。

【这些都是白居易与权贵斗争的证明,说到这儿白居易已经有点自暴自弃的感觉了,许多人都认为他是错的,就连他的亲人也认为他是错的,认为他对的只有几个,这些人一个过得不如一个,其中过得最好的还是被贬官的元稹。】

白居易叹息。

由此可见,他们走的就是一条不知通往何方的独木桥。

可偏偏他们内心坚定地知道,这独木桥才是对的。

若他们下了桥,与他人同走阳关道,这世间便没有正义可言了,百姓不兴,国家难行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