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0(1 / 2)

加入书签

待他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他还能有好日子过,那就是稀奇了。

他虽每每悔恨交加,但他知道,他如今的日子已然算是不错了。

【这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上阙写南唐曾经有过的繁荣,下片写 离别金陵时的所见所闻,由盛转衰,经历变故后, 其词作更有悲剧感。】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建国四十余年,山河三千余里,这就是南唐从前的状况,“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宫殿高耸入云,宫中奇花异树,哪里遇到过战争?】

儿时虽有兄长压制,可那时他却不明白,反而怨兄长。

如今他还巴不得被兄长压制着,至少这样他是能有兄长在身边。

即便是天塌下来了,也能有兄长顶着,不至于流落于此。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一旦成为俘虏,两鬓发白日渐消瘦,这个沈腰潘鬓是一个成语,有消瘦衰老之意,沈指的是沈约,出自《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来人们就用沈腰表示日渐消瘦,而潘是我们才说过的潘岳,他在《秋兴赋》序中说:“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这时候的李煜四十岁,也差不多是正常该长白发的年纪。】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如今的李白也正到了生白发的年岁。

他自认自己还未日渐消瘦,可是这些天却也憔悴了些许。

别人看不出来,他自己却清楚,离开长安城于他的打击实在不小。

但估计被幕中女子先前那么一说,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

罢了,也不能违了自己潇洒的本性。

人生在世,谁是顺顺当当的呢?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最令人悲伤的是辞别宗庙的那天,教坊为“我”演奏别离曲,“我”与宫娥挥泪告别。】

【我个人感觉这应该不是真的,若是 战败国亡,国君被俘虏,还会有乐师为他演奏吗?这里应该是他自己的想象,但从此以后金陵再与他无缘却是真的。】

就是啊,众人也赞同幕中女子的说法。

一个俘虏罢了,即便曾是个国君,可也是一个战败的国君。

没如那些直接被射杀的人已经算是天道对他的一种仁慈了。

【苏轼曾经写了一段话来批评李煜的这一首词,针对的就是“垂泪对宫娥”这一句,说他“ 当彻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而不是对着宫娥哭,甚至还想听教坊曲。”】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这确实是苏轼曾经说过的。

天下兴亡,匹夫尚且不能置之度外,而他作为一个帝王,在国家危难之际竟还想着宫娥曲子,这实在是让苏轼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正如幕中女子所言,李煜或许是一个好词人,可是让他做一个帝王,却是让整个南唐百姓都遭了殃。

【这一年,赵匡胤离世,赵匡义即位,李煜被改封为陇西公。】

【次年,太平兴国二年,李煜沉迷于酒,借酒消愁, ?别的事什么也没干,词倒是写了不少,著名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是那一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默默无言地登上西边的小楼,入眼只看到一轮如钩的月亮,“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寂寞地立于深院,一切都笼罩在寂静凄冷的秋色之中。】

寥寥数字,写出孤人登楼之景。

方才还有些嫌弃李煜的众人这时候又不得不为之钦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