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1 / 2)
这李清照、苏轼、辛弃疾,哪个不行?
质量不行也是能随意评判的?
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此话有失偏颇吧?”李清照说道。
她倒也不是说自己的就最好,听了幕中女子的讲解,她也承认了苏轼词的价值。
李清照当然清楚苏轼的文采,只是那与她所坚持的东西相悖罢了。
但现在她清楚了,相悖又如何,他写得好,所表达的思想深刻,即便是自己不喜的,他也能是好词。
自己不是最权威的词论评作者,但李清照还是坚持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他人也别想影响她的评价。
对于这什么纳兰性德的评价她不能茍同。
或许李煜的词在表情达意上字字使人泣血,可若要说就能越过所有宋词,她不能认同。
即便是比上她先时不认同的苏东坡词,这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
【说李煜的话,我们还得稍稍了解一下南唐,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当时许多势力都自立为王,杨吴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政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一个叫徐温的大臣把持着,后来徐温的养子徐知诰继承了他的位置,后接受杨吴君主的禅让,国号为“齐”,史称“徐齐”。】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的表情很难看。
但并非因为唐朝末年的说法,因为这事情实在算得上是老生常谈了。
他如今静下心来考虑的是导致这个局面发生的原因,不是简单地由李隆基时安史之乱造成的原因,而是事件发生的源头。
李世民当然不觉得自己就可以轻易地改变,但事在人为,总得试试。
【这个徐知诰原本并不姓徐而是姓李,徐知诰是他认徐温做养父后改的名字,所以在称帝后的第二年,他改回自己的姓,名李昪,对外宣称自己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具体是不是我们也不清楚。】
唐,元和年间。
众人无言,建王的世孙?
定是胡言吧,这后世之人还真是……
然而思及此,众人才猛地反应过来。
这李昪是不是建王的世孙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提到的人是建王。
也就是说大唐距离灭亡真的就不远了,就在他们的跟前了!
这段时间积攒起来的不安在这一瞬间爆发,让所有人都开始心慌起来。
【从古至今有很多这样的操作,因为他们想要让自己登上皇位的理由更加充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那刘备不就是这般的吗?”有人小声叨叨。
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不也是为了能够顺理成章地称帝吗?
“那能一样吗?他本就是中山靖王之后,怎会一样?”
话是这么说,但大家不可否认的是,有个宗氏名头,许多的事情也确实变得更便利一些。
许多百姓信的就是这样的言论。
【在改了名字之后,李昪就顺理成章地改了国号,于是唐朝之后又有唐朝,史称南唐,而李煜就是李昪的孙子,公元937年,南唐升元元年的七夕,李煜生在这个浪漫的日子,然而他的一生却算不得浪漫。】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唐朝之后四字真真是刺痛了武则天的心。
她武周难有前途,女子难得天日,就连唐朝也前途未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