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2 / 2)
【而第二个典故出自《烈女传》,说是在鲁国有一漆氏女年长未嫁,有天她突然抱着肚子痛哭。邻居就问她为什么哭,难道是想嫁人了吗?漆氏女说才不是呢,她是在为国事而担忧。邻居就嘲笑他。说国家大事,那时君臣所有担心的,你在这儿担心什么?漆氏女又说,若是楚国有了灾难,出国上上下下都会遭殃,像我们这样的人难道能幸免吗?】
曹操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女子几次提到过的孔融。
这不就是他说的覆巢之下无完卵吗?
这个道理谁都懂。
若真想做大事,就得将身边的人都凝聚起来。
所以他才说刘备那几人是最阴险的,他们老早就在想办法笼络老百姓了。
而他自己,也要这么做吗?
罢了,看看子桓是怎么想的吧。
【这个故事主要就是赞扬漆氏女的忧国忧民,其中有“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这样的句子,李白借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表现普通大众对于战争来临时的无可奈何。而他得知南诏兵败之后,也成了那无可奈何的其中一员。】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众人又何尝不是呢?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他们人微言轻,难道还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吗?
除了圣人,没有人有这个权利。
【但除了边境的战争,唐朝并不是平安无事的,“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长安作为国都,百姓们的粮食尚且不充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即便他们身上有很多的银两,如今却不如一盘粟珍贵。我们在说杜甫的时候说过那几年。时常发生水患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所以导致了那样的情况发生。】
也没有人敢相信如今的盛世大唐会变成诗句中的样子。
即便已经看了许多这样的诗句。
李白的,杜甫的,他们的诗句都在说着过不了几年,大唐就要衰了。
从前不知还好。他们即便隐约感觉也就能够继续欢声笑语。
可如今事实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避无可避。
怎么办呢?
他们能为之做些什么呢?
【“赖得契宰衡……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这几句老生常谈。表达他对自己离开朝廷,蹉跎漫游的不满,他走到今天,其中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即便遭遇过不公、遭遇过黑暗,李白最终仍旧没有放弃。“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他终究消除他人的诽谤,不再受他人的讥笑,意思就是他一定能够实现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前,李白对此深信不疑。
可此时他却开始犹豫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那令人悲伤的未来被赤裸裸摆在众人面前。
他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
日后的他,确实一事无成。
除了在诗方面。
李白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还有诗。
第91章
李白(小修)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唐战争,史称安史之乱,一时间北方硝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唐朝也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