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1(2 / 2)

加入书签

东晋。

那画极真,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没有人多加在意那画技,但是他们却因那陡峭山崖上的木栈道给惊呆了。

那样的路还能走吗?

这让许多想要去蜀地看看的人生了退意。

稍不注意,这就能落下山崖被摔死的吧?

陶渊明也很惊讶,那可是大唐盛世啊,怎会是这般的山道?

而且他记得此女之前说成都发展不错的。

连那什么唐玄宗都逃去蜀地,怎么会走这样的路?

难道是为了躲避敌军?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是蜀地方言,一种感叹词,宋庠《宋景文公笔记》记载,“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太高了!想要攀登蜀道,比上青天还难!】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也惊了一跳。

去蜀地这般危险?不可能吧?

至少不可能全是这样的路。

那样危险的栈道怕是还没到成都就已经死在路上了。

他也不是不知道蜀地地势险峻,要不然那地方肯定会更加繁华,可像这样的山路他还是头一次见。

得派人去查查。

【家人们,可别觉得这照片夸张,这些都是真实拍摄的,就几年前那些山里都还有这样的道路,你永远想不到在繁华盛世的背后还有多么贫穷的存在。】

【在李白那个年代亦是如此,要说进入蜀地肯定也是有官道的,不可能这么险峻,但是若非见过,李白应当是写不出来的,所以李白走过那么多的地方看过那么多的风景不是白走的,发挥想象力是要以现实作为支撑的。】

【为什么李白能写出那么多的天马行空的诗句,除了他非凡的想象力,跟他四处游走的经历也分不开,就像如果没有几次流亡,杜甫也不可能写出《三吏三别》一样。】

杜甫不置可否。

很多时候或许可以从看过的书中寻求灵感,但写出来的东西总落不到实处。

他也愿意多在外面逛逛,在写时才能有如神助。

思及此,杜甫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是不是不一定要待在圣人的身边呢?

既然他的谏议总会惹圣人不快,那他就去地方,像苏轼那样也比女子所言的自己好太多吧。

若是有机会的话,他也不用在执着于致君尧舜上了,这样还能对他的诗歌创作有所帮助。

一定是如此的。

【这一段从自秦入蜀的线索出发,写出了蜀道是如何难于上青天的。】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距今可能过去了几万年,秦蜀被秦岭所阻没怎么来往。“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秦入蜀有太白峰,期间有可供鸟飞行的道路,能横穿峨眉之巅。鸟飞行的道路,虽然应该是夸张之语,但足以说明那道路之逼仄狭小。】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不就是没有路吗?

长城他都能筑,不过是修条路算得了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