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2 / 2)
他默了半晌,没言语,只抬起头去继续听女子所言。
【有了这个小说的存在,再加上许多影视剧的加持,那个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我们将这个形象反推到词句当中,便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周瑜的形象了。】
【他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从容不迫,谈笑之间便让曹军灰飞烟灭。】
【但你要说苏轼在这里没有夸张吗?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二十万曹军怎么可能灰飞烟灭,那武侠变仙侠了。】
①号称八十万
②朱光荣,评《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6-43,共8页
谢谢大家支持。
第33章
定风波
曹操舒服了。
什么灰飞烟灭?
夸张!绝对的夸张!
若不是当时风向不好,自己军中又染了疫病,绝不会输给那周瑜。
还望之后女子说话能够一口气说完罢。
【苏轼之所以这么推崇周瑜,其实这里边还有一层政治因素在,王安石变法时内忧外患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那个时候契丹和西夏不断地骚扰边境,宋朝的这些文人都希望可以将其赶走,让边境和平,但是他们是有心而无力。】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一惊。
“此为何意?辽人和西夏……”
自从先帝在澶渊与辽人签订契约后,大宋每年往辽国进献岁银,他们还不知足吗?
这西夏确实也是他头疼的问题。其实赵祯一直在考虑,如若不然,同西夏也签订合约,以保边境平安,可这样的想法他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如今说出来恐叫天下人耻笑。
“如今西夏战事吃紧,据女子所言,此事直到几十年后都未曾解决,官家当早做决断。”欧阳修面色凝重,此时西夏尚且让大宋焦头烂额,若此时辽国亦违背合约卷土重来,大宋危矣。
决断!
赵祯也沉着脸,此时如何能轻易决断?
【既然没办法,那就先不想了,不如就先饮酒赏月吧。其实从“故国神游”到“还酹江月”,都是作者在自我安慰。】
【我们一直说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不是白说的,这样的性格体现在他各个作品之中,这也是他在后世为何如此受欢迎的很大一个原因。】
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却觉得苏轼这般有点没志气。
既然知晓边境不稳,那便前往边境,从军杀敌方为男儿本色。
思及此,辛弃疾叹息一声。
那样的年代,岂是苏轼想就可以作为的。
人生总生不由己。
可恨你我二人皆非周公瑾!
【接下来我们看一首苏轼的檃(yǐn)栝词,什么叫檃栝词呢,就是说把某个作品在内容不变、词句微调的情况下将之变成另一种体裁。】
【苏轼的这一首《哨遍·为米折腰》就是檃栝词,大家一看就应该知道是檃栝的谁的作品了。】
【没错就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东晋。
颜延之小酌了两杯,微醺。
他还是有些想不明白,为何这苏轼会这么喜欢陶渊明的作品。
陶渊明的作品虽深藏感情,可遣词造句确实粗糙了些。
这苏轼若是能学精细之作,恐成就更高。
另一边,陶渊明也很喜欢自己此作。
此作创作的原因不甚美好,可归家途中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