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 2)
所幸自己也算是在后世留下了名头。
可若说父亲只因文采而看重子建,未免有失偏颇。
【其中除却曹植身边那些谋士的帮助和他本身不羁的性格,曹植出众的文学才华是曹操偏爱他的很大一个原因。】
【大概有人要问了,那个年代文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难道曹丕没有才华吗?】
曹植闻言面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兄长有才,比之自己确实差了点。
不过此女所言当以为兄长的才华也不错。
他真是愈发看不懂这幕中女子到底偏向谁了。
【文采自然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最后这曹魏天下也不是曹丕的了。】
此一句便狠狠地戳了曹植心窝子一下。
他向来认为,“辞赋小道”,不足以用来明理扬名。
果不其然,女子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可难道自己的其他才能比不过兄长?
不足信矣。
【诚然,曹丕亦是大才,不仅文采好,而且对文学创作还有独到的理解,为此创作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着名的文学专论,《典论·论文》。】
曹丕面色终于缓和了些,原来自己也是闻名于后世的。
不仅坐上了那个位置还写下了优秀的作品,不过这批评二字具体何意?
他不过一问,众人便纷纷表意。
“想来当是论说之语。”有人道。
先时女子提过一次,说起文人相轻的问题,此番又解释独到的理解,当是此意无疑了。
【借用曹丕文章中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咱们简单地结合《典论·论文》进行理解,就是每个人的文章都会展现出一种精神气质。】
此言一出,曹丕脸色刷一下白了。
女子实乃神人也,他已经猜到女子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就那曹操的诗句来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①他的诗句当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胸怀与气质,这种霸气侧漏的感觉,那是当时少有。】
女子此言,即便是平日里瞧不上曹操为人的众人也不得不服。
曹操此子才能确实非等闲所及。
然文才非人品,此子窃国贼耳,此才不要也罢。
早已投奔曹操的众才子们更是没有不服的,如此文采,又如此惜才,他们自然早该跟从。
【咱们再看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②虽说曹植这气质比曹操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曹操见了此诗句,虽不想认女子对自己的看法,却也没办法否认此两句诗深得他心。
尤其是后一句“视死忽如归!”这才是他曹操儿子该有的气度!
如何能叫人不喜?
曹丕一行看到此诗句面色更是不好看。
无需多加思考,他们都能想象到曹操在看到此诗句时的高兴神情。
比之那日在铜雀台上的欢喜只怕有多无少。
反观二公子之作,显然是不及的。
“好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刘备等人也不觉称赞此诗句。
“曹贼倒是生了个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