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5(1 / 2)
究考证,在炎帝部落所生活的仰韶文化中期,是有一段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时期。我国东部海域存在着+2m至+3m的高海平面,渤海到黄海、东海一带,都发生过海侵现象。此次海侵波及了大半黄淮平原,其中包括炎帝部落的发鸠山东南部。】
天幕放出一则现代海平面上升图。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海水澎湃着,拍打着海岸时拍出惊动人心的声势。
一浪接着一浪,海浪越来越汹涌,也越来越高。
海水随着海浪的拍打,不断地吞没大陆。
海水往上蔓延,吞没了沿海的渔村,吞没了沿海的农田,还在不断进攻。
这样的海水入侵,比洪水还要可怕,因为它是咸水,人和牲畜都不能喝。洪水能泄洪,海水却连泄洪都没法泄。
人们哭泣着自己的家园被毁、无家可归,只能不断的逃离,只能祈求着神明的相助。
比人还高的海面巨浪,如怪兽张开大嘴吞没村庄时,吓得不少古人惊恐到浑身颤抖,甚至吓得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见过洪水的古人,只觉得这样的海水灾难比洪水还要更可怕。
再听到天幕介绍海水的可怕之处,听到治理海水的难度之大时,一个个眼含热泪。
“女娃,真是一位伟大的女神!”
不识字的庶民想不出什么优美的词汇,憋了半天,用上了天幕使用过的词汇,含泪说出了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这样简单的词语,却让其他人感受到了共鸣。
“女娃真伟大,我要为她立生祠!”
尤其是居住在海边的渔民家庭,本就知道大海的可怕,现在发现大海还会入侵内陆,更加畏惧。只能想着希望女娃,能来保护大家。
这一刻,大家终于清晰地记住,“精卫”不只是精卫,她的原名,叫女娃。
【古时候的东海,可以理解为发鸠山东南部洪水泛滥的水域。女娃因为是农神之女,带着太阳与火的属性,亲自去遭受海侵的区域举办祭祀仪式来应对天灾,并且进行治水。所谓的“填海”,填的是海水入侵。】
【虽然古人对女娃和精卫各种篡改,但是现代根据考据,还给女娃真相。】
在曾经遭受洪水的发鸠山,现在有一座灵湫庙,专门祭祀炎帝之女。
灵湫庙有一副木刻对联:
上联:女娃理水,南经北纬,汇集神泉出灵湫;
下联:漳源泻碧,西流东注,灌溉上党万顷田。
在女娃牺牲的地方,依然还在纪念,女娃是为了治水牺牲。她经天纬地,治理海侵,将往西入侵的海水重新引入东海,留给了后世万顷良田。
根据华夏西高东低的地形,这也是符合“西流东注”,能看出女娃当年治理海水入侵的方法。
.
“咳咳,我朝也有灵湫庙。”长子县县令刚看灵湫庙就觉得眼熟,但是那对联他们庙里又没有,但是地名又符合。
宋徽宗年间,民间发现了一座非常古老的庙宇,位于浊漳河的源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