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5(1 / 2)

加入书签

一枚钱,两两为一套,篆书为主币,辅币上的书法形式不限制,但是内容和文字要与主钱一致,这样的一套就形成了“一对”。

这是当时风靡一时的货币形式,司马光、苏轼这样的名人大家写过,甚至还出现了皇帝亲自书写的御书体,比如宋徽宗的瘦金体自然是不会缺的。

.

宋太宗赵光义也开始心虚。

他喜欢书法,也对自己的书法很骄傲。

南唐时期,有对钱出现,他学着南唐,亲自书写钱币上的铸文,开始用真、行、草三种书体同时铸钱,被称为“三体书”。

后世子孙该不会直接做对钱了吧?

赵光义的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

他的“三体书”,是北宋对钱的先声,但两宋对钱之风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后的事情。

宋孝宗松了一口气:“看来朕废除对钱没错。”

大宋不仅缺铜,到南宋现在,还缺铁,连铁币都快不够了,还玩对钱。

为了成本,宋孝宗废除了对钱,把字体统一为宋体,这才让混乱的货币重新统一。

【从审美上来说,对钱让宋钱的质量更高,让海外对宋钱更为喜爱,比如日本人大量收购对钱,还跟风创造出了自己的对钱。】

【因为在北宋时期带回去的几十万宋钱,和战争期间带走的华夏文物,让日本在现代研究宋钱方面也走在华夏人的前面。】

原本宋人还在骄傲,自家铜钱好看的都可以当收藏品,海外那么多人喜爱,把铜钱当宝贝买回家收藏。

直到听到不断地收购宋钱,还不回流,终于发现了问题。

对啊,别的国家把大宋的铜钱带走,只给大宋带来了贵族使用的奢侈品,那他们百姓没有了铜钱用什么?

贵族买奢侈品的钱,还不是百姓的税?

贵族有了奢侈品,日本和其他国家的人有了大宋铜钱,那他们百姓呢?

钱也没了,货也没有,他们怎么买东西,用什么买东西?

假如日本人卖了货物,在大宋继续消费,买大宋的东西,那么铜钱可以流入大宋的市场,也可以让百姓的布帛、茶叶等换来需要的铜钱。

但是因为宋钱精美,日本,还有其他国家,宁愿把宋钱当货物带回自己国家收藏,也没有选择在大宋消费。

谁能想到,钱币太精美也是错。

“真得是,除了好看,一无是处。”

一位商人沧桑感慨道:“钱币就是钱币,不是货物,得在市场上流通才叫钱币。”

能在市场上正常流通和买卖,哪怕是纸币也有价值;

不能在市场流通,被储藏于私人手中,再好看的钱币也只是藏品,不叫流通货币。

【从市场流通来说,从北宋各个皇帝年间,几乎是无钱不成对。各地都开始流通不同的对钱,导致市场上的货币更加紊乱。】

【货币紊乱的下场,就是货币的价值不稳定。让交子几乎取代了铜钱,但是问题来了,交子的信用,在滥发纸币后,也没什么信用了。】

宋朝一边需要大量的货币赔款,让民间百姓不断被压榨,疲惫不堪,许多被压迫的百姓忍无可忍开始起义。

一边为了镇压起义军,建立了大量军队,为了供养军队,又需要更多的货币。为了更多的货币,继续更大力度的压榨百姓……

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下,宋朝朝廷一错再错,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

宋朝滥发纸币后,纸币彻底失去信用,货币经济开始崩溃。

在宋朝的货币经济落下帷幕后,大宋王朝,最终一起落幕。

【这样的货币与王朝的共同落幕,在明清时期同样可以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