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1 / 2)
果然是长寿!”
【大家同样可以看到,原始的野桑树,其实极为巨大。它和茶树一样,是因为人类的驯化才矮化的。】
【从5000多年前,华夏的古人已经开始了对桑树的驯化改良。】
地桑是桑树驯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桑树的身高越来越矮小,主要任务就是长出好的桑叶,一旦不符合人类的要求,生命就会被终结。
桑树从青藏高原走出,走向中原,走向全国各地,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寿命开始缩短,被定格在短短的20年左右。
华夏人,是讲究实用的。
到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桑树已经开始遍布华夏所有省份。
北至内蒙古、西到新疆、南到海南岛北部,桑树的身影无处不在,华夏成为世界上桑树品种最多的国家。
.
“我西汉的面积这么大!”汉初,刘邦开心了。
后世子孙果然不错,让他的大汉如此巨大,比大秦疆域更大,太满意了!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里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青铜神树,外形和《山海经》所描述的神树非常接近。】
【传说,桑树起初被叫做扶桑,在《山海经·海外东经》里就有关于扶桑的记载。】
【划重点:不是日本自称扶桑国那个扶桑!他们是自称的!】
“怎么哪里都有日本?”
李治很不满,他还记得天幕说过日本统治者自称“天皇”,这分明是盗窃他的称号,现在还自称“扶桑”,这分明是书中的神树,有它日本什么事?
“又是自称天皇又是自称扶桑,怎么不干脆自称上帝老儿算了。”
“上帝”并不是舶来词,在华夏古代《尚书》里已经存在,在古代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在道教里有“昊天上帝”,大唐皇室信道信佛都有,李治所说的“上帝老儿”指的就是昊天上帝。
“上帝”专指西方宗教神,是明代利玛窦将天主教传至华夏时,为了便于传教,将拉丁文“Deus”翻译成中文古已有之的“上帝”。
后来,利玛窦了解到朱熹将“天”解释为一种义理,与“Deus”含义不同,开始使用“天主”和“上帝”分开。
到太平天国的传教士翻译《圣.经》时,开始广泛使用“上帝”,这才有了后世普遍的印象,以为专指西方神。
【日本许多文明都能从华夏找到影子,比如他们也有“战国时代”,他们还有地名叫做四国与九州,还因此大放厥词在华夏出对联要求对下联。】
日本到华夏的留学生曾经出过一副上联:“日本东出,照遍四国九州”。
非常嚣张,也非常自信。
因为当时的日本强大到打遍亚洲,中日海战战胜、日俄海战战胜,除了侵华,还侵略了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缅甸等亚洲诸国,甚至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留学生的“四国”和“九州”不仅仅是指自己国家的地名,在华夏的领土上,留学生非常熟悉“九州”曾经指的是华夏九州,就是故意的挑衅。
.
“岂有此理!”刚听完倭寇骚扰大明的明朝君臣们齐齐愤怒了。
“嗟尔小国,如此猖狂!”
朱元璋反而没有生气,眉头紧紧皱起,看向朱棣:“老四,你怎么看?”
朱棣:“如此小国竟然如此强大,我们需要警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