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2 / 2)
朱元璋老脸一白。
不是吧,他这个时候国库穷不是因为经历过战争吗,怎么后面的国库还是很穷?
朱棣颇为自得:“永乐年间不穷!朕富有四海!”
朱高炽在一旁呵呵:“父皇心态真好。”
每次父皇要御驾亲征,都是他负责监国。正因为多次监国,负责军队的大后方,对国库的了解程度自认比父皇还要深刻。
所以,他对大明的经济状况也更担心,每日操心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被父皇弟弟嘲笑抠门!
国库那个状况,他怎么能不抠!怎么能不抠!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为大明续命七十年不是开玩笑,最明显的就是国库收入明显增加。可惜,万历皇帝不珍惜,人一死就废除新政】
朱翊钧在后宫当做没听到:不废除还留着碍眼吗?
大明现在十分稳定,大权在握天下太平,他为什么不把拦路的人都给解决了。
只有前朝的大臣一阵阵的遗憾。
虽然张居正在位时排除异己,让与他不和的大臣恨不得他早死了之。
但是当张居正真得死了,皇帝先是报复张居正,差点把他开棺戮尸,看得百官兔死狐悲。
然后皇帝又彻底躲到后宫不上朝,大臣们根本拿皇帝毫无办法后,越发怀念张居正来。
至少有他在,皇帝不至于如此懈怠懒政。
大明有这样的皇帝,还能持续几年?
大臣们一阵阵的唉声叹气,低声抱怨,但是心里其实并没有觉得大明真要亡国。
天幕也说了,大明亡国时又是瘟疫又是外患,这不还没瘟疫嘛,遥远的很。
【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地区农业赋税日益加重,人们要么设法转职成官吏,要么宁愿从事工商业,60%-70%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少部分务农的百姓“身无完衣,腹无饱食”】
曾经的松江府,靠着棉花棉布发达起来,家家户户种棉花纺织棉布;
后来的松江府百姓,连种棉花的田地都没有之后,要么选择去给贵族当佃户,要么只能转职当商户——明朝的商户地位极其低下,被迫转型的商业,因为国家不支持,依然很无力。
少部分人有门路还有钱财能当上官吏,但那已经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现在明初的松江府人,听到天幕剧透他们悲惨的未来,开始慌了。
“咱们现在如此富裕,外面的姑娘小伙子都想定居松江府,日后怎么会这么穷?”
“没听到吗,种棉花的田没了。”有种棉花大户人家没好气,“也不知哪个缺德的贵人如此贪心,一点活路也不给我们留!”
可是这种贵族占地怎么能解决,他们小老百姓,谁能抗得过贵族?
“我要参加科举!”半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他握紧拳头,对着父母说出自己朴素的愿望,“等我做上大官,我就可以保住咱家的田!”
【其实明朝的文人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对农业有很卓越的见解,写出了优秀的农书。】
【明朝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仅系统论述了华夏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农业技术,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有马一龙的《农说》,分析和总结了水稻的耕作技术;】
【还有喻仁和喻杰两位民间兽医编纂了《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里面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