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6(1 / 2)
这种声音只是在中低层官员那里发出,高层没有一个人出声,毕竟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这样的奏疏基本上也都留在了三省那里,压根就没送到皇帝面前来。
只是今天显然例外,韩星霁这里收到了好几封劝谏奏疏,就是让他纳妃的。
这种奏疏出现在他的案头本身就代表着三省乃至于六部的看法——他们默许这些人劝谏,也就是同意这些人的看法。
韩星霁看到之后将奏疏往书案上一扔笑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们居然开始管后宫的事情了。”
楼时巍正在处理军报,往北的军队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或者说是人类没有给他们太大阻力,他们唯一遇到的阻力就是气候,越往北越冷,生长在大雍的军队很难适应这样的寒冷,所以外出领兵的郭甸上疏奏请以当地人增兵。
楼时巍当然不会反对,只是增兵要怎么增,增多少,怎么训练,还有语言通不通这些都是问题。
此时听了韩星霁这话他便放下了手里的事情,抬头问道:“我想他们也该忍不住了。”
韩星霁皱了皱眉:“我以为大家都心照不宣。”
楼时巍轻笑一声:“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皇帝来稳定朝堂。”
简单来说韩星霁上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皇室成员众多,但大雍已经不能再承受一个不靠谱的昏君了。
当初楼时巍说服众人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韩星霁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长大,脾气秉性所有人都更了解,总比随便拽一个过来强。
那个时候还有人抱着先让韩星霁过渡一下,以后再说以后的。
当年的皇帝陛下只是让人觉得聪明有点能力,及至登基,这才开始展现出他的才华。
跟许多年轻人不同,韩星霁是十分稳妥的,因为他读过许多史书,再加上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很少会做出过激的事情——当初当着万国使者的面把摩提耶按在地上摩擦已经是最激烈的表现了。
大部分时间他都很平和,而且能够虚心接受意见,只要你说得有道理,同时他心里也有一根准绳。
亲贤臣远小人,虚心纳谏,这已经是明君之相,谁还想再换一个?
既然打算长久辅佐这位皇帝,那么就必须考虑政策的延续性。
他们现在订立的一些政策都是立足当下放眼百年甚至千年,在这种情况下稳定的延续性就很重要。
子承父业,儿子一般都是父亲意志的延伸,虽然孩子也是独立个体,但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父亲影响,思想也会比较一致,总比随便过继一个要强。
这才是他们撺掇着韩星霁赶紧生孩子的真相。
至于血脉问题……反正韩星霁是太祖之后就够了,谁还管他是第几代?
楼时巍的一句话将这些人的心理活动全部都概括了出来。
韩星霁摸着下巴说道:“我看他们是太闲了,该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了。”
开启民智就是他找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他并不打算在大朝会上提出来,容易出事情,还是小朝会一点点商量,等确定之后直接往下一层层的分派任务就行。
对于开启民智这个话题,大家早就有所预料,只是都保持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
毕竟他们是统治阶层,世代簪缨,就算再为国着想也不可能忽略子孙后代,甚至他们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家族在这样的大争之世里面能够占据更多的优势。
但是他们也知道人才不够的情况下是必须培养人才的。
对此老丞相十分谨慎说道:“此事还需慎重,殷鉴未远,切不可急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