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2 / 2)
后世还有个段子,说一个内蒙学生去读大学,回家之后,找不到自己家的蒙古包了。
但这里毕竟是川西,属于川省,藏民汉民都有,逐渐从游牧状态,更改到现在小村庄。
大家平时都住在村里,去放马牧羊,都是村里的男人人分几个小队,连续出去十多天,然后再回来。
地广人稀,牧草茂盛,他们这些马儿牦牛看起来多,但也不至于要很远的迁徙,所以也用不着搬家。
一路上,凌秋桑都在琢磨这个问题。
村民们不是游牧的生活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他在想后续要如何发展起来。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不便。
他们这属于川省,但真要去到川省中心的天府城,只有川藏线一条路。
镇上没有固定的客运中心,要出远门,得去县城坐车,县城那里有班车,但却不稳定,来这里的人少,从这里去外地的人也不多。
大多是过路的客车,来县城停一停,看能不能拉到散客。
真要做生意,交通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到了小镇上,意料之中的荒凉,一眼望到头的两条街。
“先去学校吧,去完学校再慢慢了解。”施懿说。
这里只有一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还有中专都在一个学校里,只有几栋低矮的教学楼。
学校的学生也不多。
凌秋桑找到校长,说明来意。
校长也没什么拒绝的理由,他们这里穷,能来镇上读书的孩子都不多,他其实是重视教育的。
高考恢复这两年,那些报名的,除了知青有几个考上的,他们本地,两年总共考上了三个,还都是大专,不是本科。
这个凌秋桑,去年就差一点考上了,学籍在他们学校呢,真要考上了,也是他们学校的光荣。
去年就差那么一点了,今年想再试一试也正常,校长也不意外,很痛快的就同意了。
他们只挂学籍,不来读书,校长连学费都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点。
把这件事情办完之后,两人又牵着马逛街去了。
这时候才改革开放不久,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这里来,所以镇上也没什么人做生意,或者说,这里就没什么人愿意做生意。
主要是也没什么生意好做的。
有一家旅馆,一家供销社,一家卖衣服的,男装女装童装都有,一家卖藏民信仰用品的,一家看起来就没什么生意的餐馆儿,还有个小邮局。
还有一家医院,但规模就跟诊所差不多,兽医站就在医院隔壁,这里养牲畜的多,兽医站反而成了必备设施。
其他的,基本上就没什么看头了。
凌秋桑简单的几家店问了一下,大致了解了一点这里的消费水平,在供销社称了点散装的水果糖。
然后买了兽用抗生素,他们就往回走了。
“下次,我们得找机会去县城看看。”凌秋桑的记忆里,并没有多少关于县城的记忆。
上次去县城,还是施懿的原主落水高热,在医院住院,那时候都顾着照顾人去了,根本没有闲心去了解县城。
施懿虽然在这里待了快十年,也是因为交通不便,他的记忆里对这里的了解也不多。
看来,这次系统真的给他们除了一个难题啊。
高考都是小事情,要他们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呢?
回去的时候,两人走的另外一个方向,却没想到有了意外收获。
“哥,你看那边是不是一家加油站?”
远远的,凌秋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