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2 / 2)

加入书签

但如果打分太离谱,场外还坐着好些大儒呢,他们有权利提出质疑,让这两人重新打分,所以也不用担心有失偏颇。

娜媞穿着巴赫族的传统服饰,肩膀上扛着那个凶神恶煞的狼头。

她比宋豆丁高,也比宋豆丁大。

娜媞看着宋豆丁,歪头,“宋学子,你这样的身板,在我们巴赫族是要被首领骂的。”

“……”宋豆丁勒紧自己的腰带,“娜媞学子,我只是看着瘦一点,你不要大意。”

“听说你是周博士亲手带出来的学生,我很期待。”娜媞记得耄耋老者说过的话,现在对宋豆丁充满跃跃欲试。

还未上场的秋云和看着对面。

周自言正偏过身子,和旁边的姜南杏核对他们的名单和安排。

旁边几位博士正握着毛笔在上面删删改改,而旁边的那个小哥儿,好像被定住了一样,不敢动也不敢回头。

噢,一群博士围着一个学子,确实不敢动。

这位周博士慵懒地不像在比试现场,好像在他自己家中一样,一点不为国子监的成绩紧张。

他真的很厉害吗?

秋云和想着耄耋老者的话,指尖慢慢捏紧。

他是理朝几十年未出一人的少年天才,所有人都称赞他的学问,将他奉为小文曲星。

可耄耋老者却对这位周博士大家赞赏,隐隐约约还有些后怕。

秋云和心头意动。

他来大庆,是为了和更厉害的人讨教学问,既然有一个如此厉害的人在面前,他为何不能与之一战?

秋云和几个心思转换之间,前方比试已经进行到一半。

宋豆丁和娜媞同时抢到一道题目。

【国寡,而民不食,上有无责,其可改乎?】

国家力量太弱,百姓吃不饱饭,统治者有没有责任,需要改变吗?

宋豆丁是大庆红墙绿瓦中成长的学子,而娜媞是在巴赫族高山草原里成长的学子。

看到这个题目,两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宋豆丁回道:“故国非某人,某族之国。君与民同,所以为国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之与民,不可分……”

“如今国寡,而民不食,二者。一也,人君之政,使民不得安田而食饱。另一也,民之自养无经式,不可力而食。”

“……全以生与君,未可知之事。是以君为改,民自改。”

娜媞则说:“地之动也不安,国之力乃小,与君无大……与其觅谁之非,莫若俱以变国,食民饱而食之。”

“……所以为君者,君无实之非,以知异之情也。”

宋豆丁是说,国家的积弱,可能并非是某一方面造成的,在他看来,君王和百姓可能都有责任,要改,就应该两方共同改变。

而娜媞,则说要看国家环境的情况,有可能不是君主的错误,这个国家可能就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其找寻谁的错误,不如根据实地情况再去判断。

周自言听完,觉得两边回答都有道理。

就看郑祭酒和耄耋老者如何给分了……大概相差不大。

这道题满分有五分,最后宋豆丁拿到四分,娜媞拿到三分。

原因是娜媞的回答,稍稍有些偏题。

这样的成绩,还算合理。

最后两回比试结束,国子监总分略胜一筹。

但两方比分咬地很紧,国子监随时都可能被赶超。

休息时,秋云和走到耄耋老者身边,向他说了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