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1 / 2)
主了,只能任由?女侍们将她?先扶回去。
李世民重新坐下,被?劈了的桌子,已经?被?收拾下去了,又换了一张桌案上来,重新摆上了茶点。
这次内侍们是大气都不敢出,皇帝杨家人都处置了,焉知不会?再将他们一并给处理了?
这一次威慑确实十分有效,宫内本有些蠢蠢欲动的人,还想往宫外递消息,都被?这一雷厉风行的做派给吓回去了。
李世民处理了杨氏几人,心中并没有多?痛快,重新坐下后?,脸色依旧十分难看。
【杨贵妃之死,白居易看到?的是“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惨。而诗圣杜甫看到?的,更是上位者们看不到?的民间疾苦,是从深深的底层,传来的哭声与哀嚎。他写的《三吏》与《三别》,就是在写这个?时?代人民的苦难。《三吏》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其中《石壕吏》更是入选了语文教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非常直白简谱的话语,却写出了一家人,因为这叛乱征兵,不仅青壮男战死,甚至家中老?母亲都要入军的惨状。最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已经?明示了,家中老?妇已经?跟着抓兵丁的小吏走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杜甫的这首《石壕吏》是用?了非常好的镜头语言的,每一句都是对别人言行的记录,作?者自?己未发一言,“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都是百姓对苟活的渴望。读者们读到?这首诗,仿若看到?了乱世背景下一个?小小的片段,可这样的事,何尝不是发生在安史之乱时?,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呢?像作?者投宿的人家这样,青壮年被?迫服兵役战死,剩下老?弱妇孺也还得上战场的家庭,又有多?少呢?稍稍一想,便让人觉得心中悲伤难抑。】
【《新安吏》与《潼关吏》也描写了征兵与各处备战防御的情形,战时?状态下,民不聊生,妻离子散的情况屡见不鲜,各处也精神紧绷,哪怕凶神恶煞抓壮丁的小吏,也是因为被?上面压迫着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首诗的主角虽分别为新婚妻子、孤儿与妻离子散的老?人,可他们有着共同的哀伤与凄惨境遇,都要与至亲之人分别,都要走向那毫无希望与光明的未来,他们平静幸福的生活去了哪里??都被?那战火燃烧殆尽了!上位者争权夺利,奢靡享受,付出的永远是这些普通的百姓!杜甫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写过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让许多?人共鸣,但《三吏》《三别》读来,更让人心中悲怆难受,那种无力感和凄楚之感,更触动人心。主播个?人觉得,每个?在位的帝王,都应该好好读一读杜甫这六首诗,因为这是极好的民间生活片段的截取,是底层百姓痛苦的鲜活标本。任何还存有人性的人,读到?这几首诗,无有不震动不受感触的。】
天幕插*入了《三吏》《三别》的朗诵版本,虽不如读岳飞的《满江红》那般抑扬顿挫,慷慨激昂,但那带着悲悯与沉痛的语调,令人不得不老?老?实实听,不得不听进了心里?。
连赵德芳都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地听完了几首诗的朗诵。
赵德昭喃喃道:““诗圣”?杜工部竟然被?后?人称为“诗圣”吗?”
赵匡胤道:“以他这份忧国忧民的心思,当得起“诗圣”的名头。
天幕偏爱那些为国为百姓做事的人,这点赵匡胤十分清楚,所以杜甫被?冠以“诗圣”的名号,他一点都不意外。更何况,杜工部的诗,虽没有那般辞藻丰富华丽,但却真正的打动人心,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第124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25)
赵德昭有些自?责道:“平日我是不太爱读杜工部的诗词文章的, 总觉得读后心中不快。未曾想到,他?的诗作竟让后人都如此认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