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 / 2)

加入书签

皇帝轻轻挥手,道:“母后请回宫去吧,无需担忧我。”

孙太后道:“这就回去了,不过听说皇帝身边的王公公抱恙了,无法服侍你,我将身边的太监给你用,你有人伺候着,我也放心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状似应了这小事,心中却惊异得很。马皇后对朱标,对其他孩子,都不会这样随意将身边的人换来换去的,这太后却将帝王皇宫,当做是普通人家似的,一点不知避讳,皇帝身边的人,岂可轻易安排?

孙太后其实还想问问天幕的事,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又不好直接询问,免得落下后宫干政的话柄。只好就这样,带着人又走了。

朱元璋可是松了口气,他还不想应付蠢玄孙的后宫女人。

太后走了,朱元璋感觉恢复了不少,看来刚刚两眼发黑,几乎晕厥,确实是气血逆行的缘故。

众臣见皇帝恢复了过来,心里稍安了一些。

缓过劲来后,众人又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土木堡之变上。

被皇帝晕倒的事情一吓,大家倒是没有刚刚那么震惊愤怒了,反而担忧起后续的发展来:

“不知道瓦剌军俘虏了皇帝,接下来会做什么?”

“以徽宗钦宗二帝的经历,怕是讨不到好。”

“唉,帝王受辱,国家蒙难,朝廷痛失多位肱股之臣,这可如何是好!”

“我担忧,好一些的,还能如宋一般,偏安江南,若是差一些……”

后面的话,那位不敢说出口,差一些就是直接灭亡,换个人家来当皇帝。不过,天幕说的是腰斩,那大明必然是还在的,只是状况如何,就不好说了。

朱元璋还未完全恢复,但他更记挂的事天幕所说的话。他也急切地想知道,皇帝被瓦剌人俘虏了,大明朝是如何应对的,难道真的就让瓦剌人长驱南下,破了这京师重地,以后大明也如宋一般,只能据守江南,对北地的都城望而兴叹吗?

第23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23)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极为有可能。

皇帝被俘时,便是危急存亡之秋也,不仅损兵折将、国防空虚,更是会打击全国的士气,令官民皆失去斗争之心,心中之门户洞开,实为最凶险之事。

朱元璋担心之事,也是文武百官所担心之事,更是除玄烨以外,其他帝王所牵挂之事。

李世民理智分析:以那些外族势力索求无度的贪心之态,必然向大明朝廷勒索,若只是要金银财宝倒还好,恐怕以皇帝为质,要求割城赔地!

刘彻道:还想着那狗屁皇帝作甚?直接换个皇帝了事!

秦始皇曾为质子,知晓那种屈于人下之感,且质子之分量,远不如一国之君,此时他也亦认同刘彻:换国君乃是第一要务!

赵匡胤也提着一颗心:如此荒唐无能皇帝,死了倒是比活着值当。国土不可寸让!

可是,此时天幕并未直接说朱祁镇被俘以后的事,反而话锋一转,【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甚至整个历史的影响,需得结合后面发生的京师守卫战,以及夺门之变来讲。这里,我们先剖析一下惨败的原因。】

【许多人第一想法是,王振这个外行瞎指挥内行的结果,要不是他一路将大军往沟里带,几乎每一次都选择了最差的那个做法,明军不至于败得那样惨,书写整个明朝历史最羞耻的一页。但依主播个人之见①,王振也是一个喉舌,大多时候是替人传话的,而真正发声的,自然是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时,皇帝才是那个最高军事统帅。而王振一直在前台摇舌发声,百官群臣不敢违逆,也是深知他背后之人是谁,才会只死谏,未发动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