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3(1 / 2)

加入书签

打实自家兜里多出来的粮食。不用费劲唇舌向上面争取, 也不用付出额外的劳动和付出, 相当于平白赚了这么多。而且,这还不是上限,等整个军区辖下的土地都推广开这个科学种地的方案后, 不说增长三分之一, 至少总量增长五分之一, 还是很有希望的。

兜里有粮, 心里不慌。

这一年来, 宁省军区后勤部真是日子明显的好过了不少, 相对的, 战士们的伙食标准也提升了不少。

更不要说,这个数据报上去以后, 其他军区投来的羡慕嫉妒眼光,让人多么的舒爽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安县的农技员给予了军区生产连非常大的帮助。

江絮一开始是推荐孙茂才和江柏来生产连的,但是孙茂才身为农技员,毕竟有自己的职责,不可能一直待在军区,于是后面就只能请安县之前参与过科学种地方案实施的农技员轮流地过来帮忙。

倒是江柏,因为本身没有工作,而军区这边给予的补助明显要比在家种地得到的多,于是干脆就一直留在了生产连。

他虽然基础知识不算扎实,但是好在也算是从小跟土地打交道的,而且之前江絮在红星公社乃至安县推广科学种地的时候,他也没少跟着帮忙,耳濡目染的,自然学得要比旁人更快更系统。

而且他这个人虽然不是那种聪明灵活的,但是却特别的踏实勤奋,属于特别能吃苦的类型。

在生产连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白天跟农技员、生产连的战士一起试验、种地,晚上则偷偷捧着江絮帮他单独整理的资料苦读,可以说比江絮这个准备参加高考的还要勤奋用功。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多的实践加苦读,明显成效显著,现在江柏几乎已经是宁省军区生产连的技术扛把子了。

宁省军区自然也不愿放过这样的人才,在知道江柏并没有工作后,直接就给他在生产连安排了个技术员的工作,算是正式吸纳他进军区。考虑到长期两地分居不利于家庭和谐,两个月前,蔡文丽带着两个孩子也来了宁省军区,现在在生产连的食堂里面做打杂的临时工,孩子也转学进了军区小学。

虽然只是在部队食堂当个摘菜洗碗的临时工,但是蔡文丽显然对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满意了。

她之前还有些嫉妒江柳能在公社供销社工作,哪知道自家男人一下子居然到了省里工作,还当上了技术员。

换了从前,她就是做梦也不敢做这么大啊。

要知道,在他们这些小堰大队社员的眼里,在公社上班那就已经是光宗耀祖值得晚上偷偷上山给祖宗烧香的大事了,像大舅项信达那样能在县里供销社上班的,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要说去市里……没有人敢想这么大,更不要说省里了。

她带着两个儿子来省城的时候,别说小堰大队了,就是她自己娘家都不知道多少人来送呢。

那排面,估计古时候送人进京赶考也差不多了。

更何况,部队居然还给她安排了临时工的岗位。

蔡文丽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正儿八经成为工人的时候呢。

他们家现在两个人挣工资,加上吃住都在部队,没有什么其他的花销,一个月攒下来的钱比以往好几年还多!

现在蔡文丽别说羡慕江柳和于盼弟了,她现在甚至都觉得江柳得了公社供销社的工作,其实是亏了的。

可不是亏了嘛,江柳那个工作可是真金白银拿出了钱的,江柏这个工作可是部队帮忙安排不用一分钱的,还有,于盼弟可没有跟着享福安排工作,她可是跟着来了省城,还得了个临时工的工作,更不要说小土豆和小芋艿还能上省城读书了……总之怎么算,他们都是赚了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