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1 / 2)

加入书签

,在麓川之役中大获全胜,这些确实给了朱祁镇自信的资本,但也导致了明朝兵力损失,军饷亏空。

可朱祁镇看不见结果,只看得见成果。

这些成果以及阿谀奉承,让成长在宫廷中的朱祁镇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祖宗能行,我也能行。

朱祁镇御驾亲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土木堡之变,这场变故,是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朱祁镇只垂头不语,事实的惨败给了他迎头痛击,听天幕如此是讲,他更觉失了面子,可现在他站在外面,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评论区里都在讥讽朱祁镇——

“朱祁镇:都别慌,我来送菜了。”宏摟淑源

“他跟朱允炆肯定很有话聊,都是那种爷爷能行,所以我也能行的人。”

“堡宗和□□之间,隔着几百个朱厚照的差距,也太没自知之明了。”

【正统十四年七月,朱祁镇集结了五十万瓦剌留学观光团,正式去送……啊不,正式去打仗了,走之前,他命令郕王朱祁钰镇守京师。

他将一应军务处置权交给王振,但王振不懂军事,胡乱指挥,导致将士们不满,甚至想要刺杀王振,只可惜这个计划没有实施。

大军一路西行,士兵们在路上看到之前与也先大战的袍泽尸体,士气低迷。

一干要找皇帝商议军情、或劝谏止步的大臣,尽数被王振拦下,其间军队里还发生了惊营,导致士兵愈加人心惶惶。

在风潇雨晦,粮草短缺,六军丧气的情况下,明军抵达大同,但他们并没有发现瓦剌的踪迹。

辛辛苦苦为打仗而来,朱祁镇怎么会甘心未赢一战就回去?

于是他命令明军立刻搜寻战机,未经休整的军队马不停蹄地忙起来,朱祁镇或许心想,五十万大军对上瓦剌,那不就是直接推平吗?有什么可避让的?所以主动出击。

时值八月,明军这边全无瓦剌军队的消息,但瓦剌却暗中将明军的踪迹打探得一清二楚,不久,宣府传来敌袭的消息,朱祁镇执意命令全军前往宣府,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掉进了瓦剌的陷阱里。

瓦剌尾随明军来到宣府,与在宣府蛰伏的瓦剌大军会合,将明军包了饺子。

因为朱祁镇和王振的命令,武将朱能、薛绶、吴氏兄弟等人在鹞儿岭、鸡鸣山战死沙场,明军溃败,兵部尚书邝埜苦苦劝谏朱祁镇退避居庸关,但朱祁镇却让大军驻扎在土木堡。

为什么会驻扎在土木堡,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王振以自己辎重千余辆未至为由,留待之。这是在史书中有记载的。

第二,朱祁镇觉得土木堡是个伏击瓦剌的好地方,打算留在这里,将瓦剌歼灭。

第三,镇守宣府的指挥使闻瓦剌军来,弃城而逃,放弃了包括宣府在内的周边各个城池,可能瓦剌已经占据了这些小城,其中就有距离居庸关最近的怀来城,所以明军不得不驻扎在土木堡。

up个人觉得,驻扎土木堡不是因为某个单一的原因,综合这三种说法,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朱祁镇统治失力,未察国家弊病,却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因此冒进出军,然后节节败退。

瓦剌将土木堡团团包围后,控制了土木堡的水源,使明军兵马断水,八月十五中秋团圆日,瓦剌派使者前来求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