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2 / 2)

加入书签

除了在诗中描写刻画百姓生活困苦,白居易也批判了统治者的无能,著名作品《长恨歌》,亦作于这段时间。

开头首句就批判唐玄宗李隆基好色误国,只是在诗的中后段,许是想起自己将以悲剧结尾的爱情,白居易最后在诗中,表达了他的惋惜,‘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既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也是他与湘灵。

过了两年,白居易终于不堪母亲陈氏的压力,在三十五岁这一年,结婚了,新娘不是他的湘灵姑娘,没过几年,母亲因赏花时没注意,坠井去世了。

白居易顺风顺水的仕途,来到了转折点。

公元815年,白居易丁忧后回到长安,次年有人指责他,母亲都是因为看花坠井身亡,竟然还写下‘赏花’、‘新井’这样的诗,简直是大不孝。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真的是觉得这些人要是闲得没事,去把自家大粪挑了吧。

这两首诗本写于白母去世前,根本与孝不孝顺不搭边!】

元稹瞥向好友,目光小心翼翼的,从天幕中后世人口中得知母亲去世,想必这个消息乐天一时难以接受吧。

陈氏坐于院中,对此倒是没有想法,提前知晓,她日后不靠近井不就行了?

她心塞的,还是儿子心中爱慕的那个娘子。

白家书香世家,世代官宦,可那个小娘子,不过一乡野村姑,如何配得上她的儿子?可儿子就像中邪了一样,非要娶她,她现在不得不为儿子考虑,捏着鼻子认了。

【因为这种牵强附会的理由,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可是,白居易真的是因为这几首诗被贬的吗?

白居易做左拾遗时,常常向皇帝谏言,用词直接,唐宪宗曾向宰相李绛抱怨道:‘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与此同时,白居易与元稹掀起了新乐府运动,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写下大量反映民生艰难的诗,诸如‘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些都让统治阶级很是不满。

故而,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白居易上书建议严惩凶手,被认为有越职责之嫌,而后就被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不孝的名义,贬往江州。

在江州浔阳码头上,白居易遇到琵琶女,琵琶女年青时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如今却是‘老大嫁作商人妇’。

这让白居易感怀自身,少年中进士,本以为会情场职场双得意,谁料到如今湘灵漂泊,与他无缘,朝堂黑暗,百姓困顿,他一腔报国之心,无处施展,如今沦落江州司马,与琵琶女又有什么不同。

于是写下名传千古的《琵琶行》,白居易兼济天下的志向,开始往独善其身发展。

非常巧的是,好兄弟元稹也被贬了,白居易在江州,元稹在通州,虽然相隔甚远,但频繁往来书信,酬唱不绝,有时一首诗有五六十句,长则数百句,短短几年时间,共写了八十一首诗,史称通江唱和。

著名的‘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以及‘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就写于这个时候。

两人这种酬唱的方式在当时流行起来,‘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

蒲安直播到这,就知道评论区要热闹起来,她斜眼一看,果不其然——

“谁家好人给兄弟写这么多信啊?还这么肉麻,梦来梦去的,他们俩肯定有点啥?”

大猪蹄子元稹:“某没有,别乱说!”

我是欢快的小乐天:“某不是,别乱讲!”

偏居香山的老乐天:“你们怎好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